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巨大變革,給傳統的教學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使學校教學管理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機制。
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一種科學發展觀,它始終把人的發展放到第一位。在學校管理中,“以人為本”就是更加注重人性,要把教職工看作主體,更多地關注人的獨立性、人的個性發展、人的存在價值和人的情感需要,這種管理有助于挖掘每個人的內在潛能,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和學習熱情。以人為本,要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盡最大努力把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到教學、教研、管理上來。要將關于教育的社會要求轉變為個體的自我要求,使校園處處充滿人文智慧和人文關懷,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用欣賞的眼光衡量每一位教師,讓每位教師都能受到尊重和激勵,這是實現教學民主化的重要標志。
學會換位思考
傳統的教學管理是從學校領導的角度出發,總是舉著鞭子,去鞭策別人進步,注重教學任務的硬性分配,卻很少考慮教師究竟在怎樣的心態下接受任務,他們是否感覺到完成任務的壓力與快樂等。如果我們在布置或檢查工作時作一番換位思考,就會避免許多強制操作方式,就會多一分人文關懷,就會使教師樂意去接受任務并愉快地完成各項任務。
學會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就是在管理過程中把控制人、約束人改為發展人、引導人。把組織的意志變為人們自學行動的一種管理方式。實施柔性管理,要求帶有濃厚的人文關懷,以情感人、以情動人,這樣才能使教師講實情,吐真情,才能為學校的管理出謀劃策,才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能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鼓勵廣大教師把個人的發展同學校的興衰榮辱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樹立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其關心學校、熱愛學校的激情,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奮進力。
學會關心
作為領導者要牢固樹立和強化“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意識真心愛護、關懷每位教師。具體要做到六個關心:一是關心教職工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和聘任;二是關心教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三是關心教職工的住房;四是關心教師的婚姻大事;五是關心教職工的子女上學和就業;六是關心教職工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人工作順心、學習用心、生活安心、處處舒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目標,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潛在能力,使他們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作者單位 陜西省靖邊縣東坑中學)責任編輯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