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它雖然表現在不同層次上,但學生是否有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指標。學生的進步不能僅限于知識的掌握,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絕不能僅靠訓練,而要靠思維過程,要靠個性化的思維。但知識轉換為解題技能是要靠操練的,這種操練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和學業成績;教學的有效性要關注學生的發展,從時間上來說,學生的發展有當下發展和終身發展。任何一個有效教學必定要促進學生當下發展,同時對學生長遠發展也會有影響。以前教學太注重當下發展,實際上教學還要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可持續發展。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愛好,培養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對英語課產生濃厚愛好,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學習環境英語化
作為英語教師,必須堅持 “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的教學原則,用英語教學,創造出和諧的英語環境,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語熏陶,提高英語交際能力。例如在課堂上,我經常說: Are you ready?Try your best.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 You are very good. You’re so clever. Look at the picture. Listen carefully. Read after me. Wow,you’re wonderful.etc.這些課堂用語,為學生創造出這樣一種氛圍:用英語思維,用英語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共鳴和參與欲望,誘發學生學習語言的潛在能力。當然作為初一學生而言,由于他們掌握的英語詞匯量還很少,對于教師完全用英語教學的方法開始會表現出較大的不適應。那么教師會一方面借助于形體語言、面部表情、多種教具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另一方面則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重復使用、循序漸進。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在傾聽與模擬中還累積了不少課堂英語。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前適當給學生講講英美國家富有特色的節日。這些節日承載著歷史,記錄著傳奇,對于學生提高學習愛好,增強學習欲望有非常大的作用,如Fools Day(愚人節),Easter(復活節),Thanksgiving(感恩節),Christmas(圣誕節)等。短短幾分鐘,經常能引發學生對英美國家,對英語這門語言的無限向往和喜愛。同時,教師還十分重視老師課外帶頭說的作用,創造課外英語語言環境。無論在校園中還是樓梯口碰到同學,都要用英語打招呼,這樣就會使學生養成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學習過程情趣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電視、錄音、錄像、光碟、幻燈、網絡等多種媒體,通過適合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不自覺地投入到英語意境中,通過看、聽、說、做等渠道頻繁地接觸英語,自然而然地形成語感和語言交際能力。同時,組織學生開展多種游戲與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感受到被快樂的氣氛所包圍。
1.英語課堂“動”起來。
好動、愛模擬是孩子的特性,根據這一點,教師要在課上安排適當的“英語熱身運動”。課前幾分鐘一起跟學生做English Exercise ,“Open the book ,Close the book , Touch your ears ,Touch your eyes ,Show me your pencil……” ,簡潔的單詞,簡單的動作,使學英語的課堂氣氛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比如學習新單詞或句子后,教師就要啟發學生將他們用耳熟能詳的曲子創編成歌曲,或是自編“Chant”,這些做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愛好,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2.英語課堂“演”起來。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利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币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時常利用角色扮演,模擬生活進行語言實踐。通過角色表演活動,不僅學生能加深對知識的把握與運用,而且激發了學生表演欲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英語課堂“賽”起來。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們進行一些比賽,如:師生比賽、小組比賽,個人與個人比賽等等,讓學生們學會合作,學會競爭,學生能夠從比賽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體驗學習的樂趣!
總之,需要教師們不斷地實踐,反思,總結,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作者單位西安市涇河工業區中心學校)
責任編輯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