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合格的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和過硬的學科文化知識。筆者認為,一個政治信念堅定、思想作風過硬、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好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遵法守紀、依法執教、文明執教
教師應在平時積極主動學習國家的法律法規,特別是有關教育方面和未成年人成長方面的,要經常學習閱讀《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模范遵法、依法執教、文明執教、依法對待學生。這樣不但有助于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還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影響和教育下知法懂法,遵紀守法,做文明學生,守法公民。
二、以身作則,注重塑造學生的人格和品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不但要重視知識的傳授,解惑答疑,還更應該從品德上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注重對學生人格、品行的塑造。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筆者認為,教師不但要模范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還應和學生一樣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遇事不空談大道理,凡事從小做起,身體力行、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思想狀況等,用一個看似小的東西來教育學生從一點一滴做起,讓他們從小就有一個高尚的人格與品行,教育他們在學校做一位有高尚師德的好教師。
5·12汶川地震后,筆者先后以一個普通教師和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積極主動地捐款和繳納特殊黨費,以微薄之力支援災區人民和災后重建。在我的動員和帶動下,我所帶班級的學生踴躍捐款捐物,無一人落下,學生們以他們自己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災區人民的愛心和支持,表達著自己的仁愛之心。
三、愛生如子,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由于諸多因素,學生群體特征相似,個體差異卻很大,每個班級內均存在一定數量的學困生,故而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至關重要。教師應該用一分為二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困生,因勢利導 ,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厚愛學困生。筆者曾帶過一名學生,學習基礎不好但渴求上進,可該同學并不重視學習,生性倔強、好動,經常惹事,一直難服管教,學習效果不理想。入學一周后該同學患急性闌尾炎住院,我馬上去醫院看望該同學,細心詢問病情,談學習和生活,唯獨沒有說該同學過去的表現。該同學病愈返校后,毛病全無,學習認真,天天有進步,學習成績不斷上升。究其原因,我認為,人是感情動物,學生也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我以真心和他拉近距離,他動了情,必然以真情回報,我不說他的過去,他認為他在老師的心目中并不是個壞學生,他把我看作知心朋友,他怎能把一個不好的自己展現在朋友和老師面前?他只有改掉壞毛病,做個好學生。
四、因勢利導,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工作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對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教師在學生面前不僅要以一名師者的身份出現,更多的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生活在學生中間,給學生傳授知識,和學生談心,交流思想。有一次筆者和學生談心,班長說老師知道的真多,我就順勢引導學生,不是我知道的多,這是我努力學習,經常學習的結果,只要你們認真學習,不滿足現狀,你們知道的將會比老師還要多,你們將要比老師還優秀。這樣,在班長的帶動下,一個“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在班內形成了。
我還利用“偶發”事件及時隨機對學生進行教育。3·14西藏事件后,我因勢利導結合學生學過的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和反分裂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們很快自覺地站在了黨、政府和人民的一邊,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藏獨,反對破壞民族團結和分裂國家的行為。我還隨時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等融入到課堂當中。
“親其師,信其道。”我們做老師的應該多關心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實際,不歧視放任任何一個學生,努力地以高尚的師德、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生動的語言和滿腔熱情出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師德的感染和師愛的熏陶下逐漸消除不利于成長和學習的消極因素,形成有利于成長和學習的最佳情景,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者單位 陜西省武功縣代家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