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各地中、高考作文命題形式趨于多樣化,但話題作文仍占據了作文命題的半壁江山,備受命題者的青睞。其實質是鼓勵學生創新,圍繞同一談話中心,陳述各自從不同角度,不同立場產生的觀點、態度或情感體驗,可以充分讓學生張揚個性,展示才情,培養創新能力。面對這種既開放,又有所限制的命題形式,擬定文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作文訓練中,學生如何才能圍繞話題擬定出亮麗而新穎的文題呢?
一、指導學生明確話題作文的“話題”方式
話題作文的“話題”方式靈活多樣,或是一句格言,或是一則故事,或是一種現象,或是站在不同立場對某一事物、現象的幾種不同看法,或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對同一對象產生的不同態度等等。而學生寫作的第一要點便是明確話題形式,話題方式不同,理解的方式、切入的角度、具體要求也不同。常見的“話題”方式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
1.“命題式”話題。如以“音樂”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引語式”話題。如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結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興嘆”的情景總時有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堅韌不拔,靠的是踏實苦干,靠的是勤奮學習,靠的是團結合作,靠的是……請以“靠”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看法和信念等等。(立意自定,文題自選,題目自擬,但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字數不少于600字。)
3.材料式話題。例如:小敏因多讀課外書沒做課外練習而遭到父母的責備;王軍因捐款100元幫助失學兒童而被有的同學說成是“傻子”;工程隊挖開剛填上不久的一條路鋪設煤氣管道而引起閑人的不滿。小敏、小軍、工程隊做得對不對呢?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人們常面臨著“對與錯”的問題。請以“對與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二、引導學生掌握話題作文的擬題方法
話題作文一般要求學生自擬題目,而所給話題又具有很大的寬泛性、抽象性。千萬不要把題當作文標題,如果照搬話題作文、標題作文,其作文必定平庸。因此在擬標題時要遵循“小角度、具體化、易表達、新穎別致”的原則進行,并借助下列方法。
1.以話題為中心詞“化大為小”,在話題前后加適當的修飾、限制或補充詞語。如“禮物”這個話題可以擬出以下標題:“一件珍貴的禮物”、“我的禮物我作主”、“送禮風波”等等,將話題鎖定在某一內容上,縮小選材范圍,這樣,就能緊緊圍繞“話題”了。
2.以話題的比喻義、引申義作標題,化虛為實。如“考題”這個話題可以擬出以下標題:“我終于答對了如下考題”、“要正確面對生活中的考題”、“直面人生的新考題”、“無法解答的考題”等。這樣的標題,既不離話題,又含義豐富;既能與生活密切相關,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比如“靠”這個話題,你可以往實處“靠”,爸媽靠科技致富,學生靠勤奮成才,運動員靠拼搏奪冠,這樣一來,文章的內容就充實了。
3.恰當運用修辭手法。借用常用的比喻、擬人、雙關等修辭,新鮮、含蓄而又傳神。如以“愛”為話題可擬“來自遠方的愛”、“無言的愛”則顯得新穎、別致,含蓄雋永。再如“發現”為話題,可擬出“我發現棋如人生”、“我發現小樹挺直了腰”等,這些文題的優點是生動、形象,又暗寓主題,啟人思考。
4.套用法。即引用、化用一些名句、書名、影視片名、歌詞、廣告語等作為標題。如以“家”為話題的,可以擬出“快樂老家”;以“生活”為話題的,可擬出“痛并快樂著”。以“水”為話題的可擬出“風中有朵雨做的云”;以“月”為話題的,可擬出“月是故鄉明”等等。這樣的主題既熟悉,又新鮮,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總之,我們要圍繞話題及寫作要求,擬出一個超新避俗,令人耳目一新的標題來。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與讀者情感交流的第一觸點。一篇文章的成功與否,雖然不完全取決于標題,但一篇好文章再配上一個相得益彰的文題,恰如畫龍點睛,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縱觀幾年來的中高考佳作,許多作文的成功都得益于準確、生動、新穎的標題。因此作文訓練中,教師加強學生這方面訓練和能力培養,一定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作者單位陜西省米脂縣銀州鎮學區)
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