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報告稱,當前,世界的目標是全球平均氣溫與工業化前相比升幅不超過2℃,如果升幅達到4℃,其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因此,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探究延緩甚至消除二氧化碳的嚴重危害的措施和方法。我查閱了大量的有關資料,個人認為,除了各國政府共同達成協定對二氧化碳的排放進行限制這一行政辦法外,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有效消減二氧化碳的有害影響。
一、對傳統產業、行業加大科技改造和創新力度。
以內燃機為例,它為我們提供著巨大的便利,但隨著其數量的急劇增多,其排放的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尾氣對環境的破壞不可避免,是“全球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
很明顯,要擺脫內燃機是根本不可能的,但通過一些研究資料可以發現,我們可以從二個層次上對其結構和原理進行開發。
一是有人提出的思路:可以在內燃機活塞上改裝一對線圈,線圈內插有一銜鐵,分別將一定頻率的交流電接人兩個線圈,通過調整交流電的頻率,改變兩個線圈中銜鐵的極性,通過排斥吸引過程帶動活塞,其他的動作與以往的內燃機完全一樣,因此,同樣可以實現電能到機械能的轉化。
二是電動汽車的制造,其前景非常可觀。目前,國外成熟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進入了中國市場,快速充電設備的社會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加強,電動車的時代指日可待。一旦大量應用來取代傳統的內燃機,將徹底消除其二氧化碳的惡性排放,為減緩全球溫室效應產生突破和非常實際的效果。
除了交通行業外,煉鐵煉鋼業也可以進行一些研究,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各種各樣的工廠也具有技術創新和改造的潛力。
二、開發采集二氧化碳的新技術,并將其大量實際運用在一些行業和領域中。
無論是鋼鐵廠還是內燃機排放的二氧化碳,我們一方面對其進行技術創新使其最大可能降低外,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新的技術和新的設備來收集或者采集它,不讓它或者少讓它跑到空氣中去。
例如,煉鐵的沖天爐,我們就可以在爐的頂上安放一種過濾裝置,使排放的二氧化碳進入一種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裝置和設備,這樣。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石灰石,產生碳酸鈣而被收集起來,當然,排放的二氧化碳還可以通過另外一些方法儲存,如干冰形式、增壓形式和直接儲存形式等等。
美國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種用二氧化碳做溶劑的油漆,他們采用的辦法是:在一定溫度下增大壓力,使二氧化碳處于氣態與液態相互轉變的一種狀態,這樣,就可做溶劑使油漆溶解。
收集的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大量應用在焊接上。CO2焊的保護氣體是二氧化碳,保護電弧焊接,既可避免金屬表面氧化,又可使焊接速度提高約9倍。這種焊接方法目前已成為黑色金屬材料最重要焊接方法之一。
用二氧化碳與氫氣做原料,可生產甲醇、甲烷、甲醚、聚碳酸酯等化工原料和新燃料。
三、加大綠化力度和范圍。
對于綠色植物的生長來說。二氧化碳是必不可少的。在農業上。溫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農作物生長,增加產量。
因此,在全球范圍內,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綠化,擴大樹木、蔬菜的種植面積,加強規劃,也無疑會減少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
四、進行化學和材料的研究
如果將二氧化碳能夠通過一些特殊的化學反應,使其發生成分的轉變,或者將其應用在某些材料中去,是其從根本上消失,那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了。
我深信這樣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我們中學生和青年一代將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