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生存之道
杜玉芝
周日去哥嫂家,12歲的侄子拿著一掛鞭炮興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非讓我和他一起去放炮。
一掛鞭炮霹靂啪拉地響起來,侄子歡呼雀躍。突然,他指著前面不遠處大叫“兔子!”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只白色的兔子正在飛奔,看樣子個頭不小。侄子撒腿就追,嘴里說著:“我非捉到它不可。”
沒跑多遠,兔子隱身了一般,不知鉆到哪里去了。侄子眼尖,他左看右看,指著田地中間的一棵小樹旁邊說:“就在這里。”我跑過去,看到一個土境的下面斜著一個小洞口,還真夠隱蔽的!瞬間,我感動于這個小生靈求生的本能。
我再三哄勸侄子不要動它的窩:“要不然,小兔子好可憐!”侄子被我拉回了家。
吃飯時左瞧右看尋不著侄子的身影,我隨即跑出大門,不出我所料,他正在那兒用鐵鏟努力挖掘兔子的窩,只聽他狂呼:“哇!還有小兔子!,,我趕緊跑到近前,顧不上責怪侄子,我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
侄子挖了約二尺多深的地方,這個洞往旁邊擴展出一個空間,在厚厚的碎葉碎草鋪成的“床上”,兩只長著一層白色絨毛的小兔子被剛才那只奔跑的大兔子媽媽護在懷里。
小兔子哆嗦著,大兔子瞪著一雙驚恐的紅眼睛,它原本有能力趁人不備就跑掉的,而它卻一動不動地守護著兩只出生不會多久的小兔子。旁邊一個拐彎的小洞里,堆著各種還泛著青的草、蘿卜纓、青菜葉之類,這大概是它們儲存的過冬食物,只是被侄子搗亂了,和土混在一起。
我驚嘆于兔子的智慧與母愛。它不會故意炫耀自己的門庭,它們會在春天夏天秋天的田野里一邊歡樂地奔跑和放縱,一邊辛勤地為自己打造不會被人犁著、耙著的洞穴。它不會傷害莊稼,最多享受一些菜葉。它不會為時時躲避的獵槍而哀傷,而是滿懷希望地儲備“冬糧”,備戰(zhàn)寒冷的冬季。
這就是兔子的生存之道:充滿愛善,不事張揚、努力耕耘,勞逸結(jié)合,生死淡然。
而滿腹知識、高唱仁愛的人們,是否能比一只兔子做得更好呢?
我拼命拉著侄子離開了。
另一種成功更輝煌
張德亞
他父親是一位傷殘軍人,退役后做了一名小小的收稅員。一共有六個孩子,他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因為家里人口多,收入少,導致孩子們營養(yǎng)不良。因此,他的身體很是病弱,性格也內(nèi)向木訥。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他父親沒法養(yǎng)活他們,除了長兄,他就和另兩個哥哥被送到了軍隊。那年,他12歲,做了小旗手,跟著成年軍人東征西戰(zhàn),體驗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無情。15歲的他進軍校學習,由于成績優(yōu)異,畢業(yè)后,他被推薦做了一位親王的副官。可在一次戰(zhàn)爭中,他們的軍隊被拿破侖打敗,他成了戰(zhàn)俘。
回國后,他還在軍中任職。他力主改革,卻遭到了頑固派強烈反對,最后只好遠走俄國。在俄國,后來的元帥利用他的戰(zhàn)略拖垮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
回到祖國后,由于他的出身和資歷,以及木訥內(nèi)向的性格,雖然有不凡的軍事才能,他也不可能升任要職,任某軍沒有實權(quán)的參謀長。多年后,他晉升了,卻做了標準軍校的校長,更是遠離軍隊,遠離軍隊的權(quán)力中心。
但在死后,他卻被尊稱為“西方兵圣”,享受著至高的榮譽。因為,他雖然一輩子歷經(jīng)坎坷,沒有被重用過,可他無論在什么境遇下,都不忘對戰(zhàn)爭的研究和思考。他做了標準軍校長后,更是專心研究軍事理論和戰(zhàn)爭歷史。12年研究了120個戰(zhàn)例,撰寫相關文章。他的文章在他身后被結(jié)集出版為《戰(zhàn)爭論》。他就是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德國19世紀的軍事理論家。
當我們因自己懷才不遏而憤憤不平時,是不是也該想想,把精力授到別處,也許會有另一種成功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