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坐在家里自習,耳邊突然響起轟隆隆的聲音,又是“近鄰”冷水江市鋼鐵總廠在排氣放煙了。抬頭向窗外望去,本來就渾濁的天空,開始灰蒙蒙的一片。再向廣場眺望,市民的健身運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我心中突然一動:“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下進行體育鍛煉,這真的有利于身體健康嗎?市民又是否知道這些知識呢?”我產生了做一個冷水江市居民體育鍛煉情況調查的念頭。
帶著這些問題,我開始了相關資料的尋找,發現對污染環境下城市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的調查研究很少。我堅信這個調查是有意義的。
一、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研究對象:冷水江市城鎮成年居民。共發放問卷330份,回收325份,其中有效問卷302份,問卷有效率為92.9%。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分析比較法等。
二、冷水江市環境污染情況概說
查閱資料顯示,在環境污染嚴重的城市里,雖然鍛煉身體對減少癌癥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很重要,但如果不科學合理地鍛煉,反而對身體有著巨大的損害。
我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工礦城市,素有“世界銻都”、“江南煤海”之稱。發達的工業,在帶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和資源的不斷惡化,尤其是空氣質量長年超標。
經調查,冷水江市居民對環境狀況持不滿意態度的占到88.4%。通過訪談等方法得知,環境惡劣,衛生條件差,導致本地惡性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是冷水江市居民最為不滿的現狀。
三、研究的結果及分析
1 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
從表1得知,冷水江市男性居民與女性居民每周參加3次體育鍛煉的人數的數據比例分別為62.8%與52.8%,高于1997年全國平均水平。這說明冷水江市擁有較龐大的鍛煉人群。在問卷調查中發現:經常參加健身活動的以中老年人居多。
2 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
從表3得知,因為環境污染,認為必須強身健體的達到251人次。這說明在人居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冷水江市居民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并且把這種壓力轉化成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的動力。
3 很少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
從表4得知,很少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群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中。無時間與無活動場地成為主要制約因素。因工作或家務忙碌,而無時間參加體育鍛煉,是一個全國性問題,但無活動場地的因素仍能顯露出兩個問題:一是冷水江政府對體育場地、體育設施的投入不夠;二是環境污染嚴重,市民找不到適宜鍛煉的地點。
4 體育鍛煉項目
從表5得知,冷水江居民大都采用時間較長、有一定運動量、以有氧代謝為主的體育鍛煉項目,如跑步、球類、登山等。
從活動強度和肺通氣量來看,這些活動項目的強度一般可達到最高心率的60%-80%,或者是最大攝氧量的50%~80%,呼吸頻率一般約25-30次/分,肺通氣量也由安靜時的6-8L/分,升至80~100L/分。這些運動特點,都使得鍛煉者在當時的環境下,呼吸運動較劇烈,這就導致從污染環境空氣中攝入污染物量大、速度快,增加了鍛煉者受空氣污染危害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冷水江市居民應盡量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點和時間采用劇烈的體育運動,應相對加大對瑜伽、氣功等體育項目的喜愛度,當然也要結合自己的年齡特征、身體健康狀況以及興趣愛好進行綜合考慮。
5 體育鍛煉時間
從表6得知,相當一部分冷水江市居民沒有意識到,空氣質量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從表7得知,冷水江市參加體育鍛煉的居民中,選下午和傍晚進行鍛煉的共占35.76%。冷水江城區主要幾座重污染企業,在下午和傍晚排放廢氣比較嚴重,不適合鍛煉,尤其是劇烈鍛煉。這說明,鍛煉人群沒有避開污染嚴重的時段進行鍛煉。
高達39.21%的居民選取清晨作為主要鍛煉時間,認為這一時段空氣質量最好。這是一個認識誤區。為避人耳目,許多企業在半夜以后大肆排放廢氣。
一般情況下,有毒氣體與飄塵都可以隨大氣的對流向高空擴散稀釋。但在早晨,由于大氣上層的氣溫較高,而地表的溫度低,大氣的對流活動減慢,這些污染物就被留在了接近地面的部分,也就是人們的呼吸帶。這時鍛煉身體,無疑會加重這些有毒氣體與飄塵對人體的損害。
6 體育鍛煉地點
從表8可以得知,參與鍛煉的人群雖然知道鍛煉的重要性,卻不能有意識地選取公園等空氣質量較好的地方作為主要健身場所。這說明對環境污染嚴重城市應如何選擇地點。缺乏科學的認識。
四、結論與建議
1 結論:冷水江市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較多,比例較高,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居民進行健身活動的原因和不進行健身活動的原因與環境污染狀況密切相關;居民缺乏污染嚴重環境下進行健身活動科學的認識和方法。
2 建議:首先,要對污染環境下科學體育鍛煉方法的研究與指導;其次是在環境污染嚴重、短期無法做出重大改變的特殊時期,要公布冷水江市每天、甚至每個時段的污染狀況,讓冷水江市居民適時、適地進行體育鍛煉。
冷水江市人口密度大,空氣質量好且適宜健身的公園太少。政府在加大投入、增加公園數量的同時,還應該合理布局,充分考慮選址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