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一部最新紀錄片中稱,外星生命幾乎是肯定存在的,但人類最好避免與其接觸,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竭盡全力尋找它們。
外星人“幾乎肯定存在”
霍金認為,外星生命幾乎肯定存在,不僅存在于行星上,而且還可能存在于恒星的中心,甚至飄浮在行星際空間中。他指出,宇宙間至少有1000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又包含數億個恒星。在這么大的地方,地球不大可能是進化出生命的唯一行星。
他說:“根據我的數學推理,僅僅這些數字就能使關于外星人的看法完全合乎情理。真正的挑戰是搞清楚外星人究竟是什么樣子。”
在他為“探索”頻道制作的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成群的兩條腿食草動物正在外星球的懸崖峭壁上吃草,突然像蜥蜴一樣的黃色食肉動物飛來把它們抓走了。
還有一個場景:在假想的木衛二(木星的一個衛星)上,發熒光的水生動物在海洋中形成巨大的暗礁,而它身體上方是厚厚的冰層。
外星人入侵或為資源
這些場景都是推測出來的,但是霍金因此得出了這樣重要的一點:一些生命形式可能是智慧的,而且構成了威脅。霍金認為,與這類物種接觸對人類來說可能具有毀滅性。
他認為,外星人入侵地球也許就是為了掠奪地球的資源,然后揚長而去。“我們只要看一看我們自己,就可以知道智慧生命如何可能發展成為我們不想面對的東西。我可以想象,它們也許存在于一艘艘的大船中,已經耗盡了它們的星球上所有的資源。這種先進的外星人可能會成為流浪者,占領它們能夠到達的任何行星,使之成為它們的殖民地。”
這部紀錄片的制作完成對現年68歲的霍金來說是個勝利。霍金患有運動神經元病,全身癱瘓,溝通能力十分有限。這項工程花費了他和他的制片人3年時間,期間他堅持修改劇本的大量內容,并檢查拍攝情況。
“探索”頻道執行制片人約翰·史密森說:“他想制作一個對普通觀眾和科學工作者均有娛樂性的節目。由于所涉及思想的復雜性,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
觀點得到廣泛支持
霍金以前就曾認為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由于一系列的科學突破,他的觀點得到了闡明。例如,從1995年以來,人類已經發現450多顆環繞遙遠的恒星運行的行星,從而表明行星的存在是個普遍現象。
迄今為止,所有新發現的行星都比地球大得多,這是因為用來發現它們的望遠鏡不夠敏感;無法在這樣遠的距離發現地球大小的行星。
另一個科學突破是,人們發現地球上的生命能夠大批移居到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中。科學家推斷,如果生命能在那樣的環境中存在并進化,那么也許任何地方都能涉足。
弦外之音值得深思
一直以來,人類對探尋外星生物樂此不疲,千方百計地在茫茫宇宙中找尋人類的“伙伴”,卻很少有人認為這會給人類帶來災難,霍金之勸猶如當頭棒喝,同時“不要和外星人說話”還有一番弦外之音。
換一種思考方式,如果地球人按照現在的方式發展下去,等到資源耗盡、災難降臨,人類是否會像《2012》中描述的那樣,登上“大船”,去征服其他星球?其實,不管外星人的有無,我們都到了轉變發展方式的時候了。
按照霍金的說法,某些外星生物應該比我們更為先進,但是卻建立在耗盡自己行星資源的基礎上,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去掠奪其他星球的資源為己所用。
生命的存在是需要物質基礎的,外星生物同樣如此。霍金的說法在提醒我們,只有拋棄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做法,更加地保護生態,節約能源、資源,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維護我們的地球家園,這才是人類發展的康莊大道,而不是尋找什么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