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掠過
杜文玲
風,呼呼地吹,其間夾雜著幾聲“汪汪”的狗叫。好不容易迎來了一個悠閑的夜晚,父母一邊看著電視。一邊絮說著家常。
剪指刀在我手中唱著輕快的音樂,輕松地從這個手指跳躍到另一個手指,小曲兒在我嘴中緩緩流淌。
“用完了嗎?我也順便用一下吧!”父親那帶有微顫的細語打斷了我的個人演唱會。
我本打算將指甲刀遞給他,猛然間,似乎一陣強風劃過了我的心,竟不知不覺地說出了“我幫你剪”這幾個令我始料未及的字眼。
父親愣住了。半晌沒有聲音,回過神來后,卻生硬地說道:“我——自己來吧。”他的話音剛落,我卻像吃了一塊五味糖,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我堅持讓他把手伸過來,他瑟瑟地把手遞過來。
我抓住爸爸的手。如同撫摸著一塊磚。硬梆梆,溝溝壑壑占領他的手心。47年了,47年的滄桑歲月。47年瑣碎的事物……爸爸確實老了。
歲月已把他原本柔嫩的血肉之軀磨礪成粗糙的疲憊之軀,埋葬了他的微笑,奪走了他的青春。我握著爸爸的手,狠狠地壓著剪指刀,牙咯咯地響,卻只剪出了父親喜悅掩蓋之下的尷尬。
我笑著說:“唉,這剪刀是個次品,什么都剪不動,我去換把剪刀吧。”父親點點頭。我拿著剪刀,望著父親的指甲,似乎這剪刀已穿越了時空——我看到父親和母親正拿著鐮刀在半米高的韭菜棚里傴僂著身子勞作……
爸爸,您曾受過多少累!流過多少汗!流過多少血!您為我操了多少心。我卻一直不關心,也不愿意去關心你。總認為這是您應盡的責任。此時此刻,我似乎明白,我若再麻木,那還配做您的女兒嗎?
北風,請掠過我的思緒,帶走我心靈的麻木與茫然,讓感恩從現在開始。
(指導老師:王長斌)
對“花叢”說“不”
羅長林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烏龜與蝴蝶賽跑,20米鉆圈,20米河流,加米花叢,本來穩操勝券的蝴蝶,因為流連于花叢而輸掉了比賽。故事最后得出一個結論:對某些人來說,花叢才是最難逾越的。
生活又何嘗不是呢?成功就像一座高山,鉆圈過河是登山路上的荊棘,要想登上頂峰,首先就得披荊斬棘,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這才是基礎。走過這片荊棘坎坷,就到了花叢,這是登山之路上最大的陷阱。對有的人來說,它是安逸舒適的生活;對有的人來說,他又是鋪天蓋地的贊美詞;對有的人來說,它還是……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因為掉進了這個陷阱,而停住了前行的腳步。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美國修建了第一個電力照明系統,用直流電點亮了幾千盞電燈。等到發明家G威斯汀豪斯利用變電器實現交流輸電后,因為害怕自己的成果被取代,愛迪生竟阻止交流電的推廣,給自己光輝的一生留下了瑕疵。
究其動機,還是花叢在作怪,世人的敬仰,崇高的社會地位,使得愛迪生無法自拔,甚至為了維護這片花叢而違背了自己的操守。
所以,我們要敢于對人生路上的“花叢”說“不”。
那么,要如何才能抵擋住“花叢”的誘惑呢?
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假如故事中的蝴蝶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是60米路程后的終點,那么故事的結果就要另當別論了。目標就像一盞明燈,指引你前進的方向,如果你失去了它,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甚至徒勞無功。
其次,要有堅韌不拔的品質。擋住外界的誘惑,“百花叢中走,片葉不沾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以堅強的意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那么它們就形同虛設。
再次,要有堅定的信念。堅信成功頂峰才有最美麗的風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些磕磕絆絆,困頓失意固然要堅定信念,相信未來會很美好,但更重要的是在遭遇“花叢”時堅定自己的信念,告訴自己最美麗的風景還在后面。
生活中的“花叢”隨處可見,沉迷于其中,你將一事無成,勇敢地對其說不,成功的大門將向你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