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別人進我的房間,哪怕是父母、好友,我也不喜歡他們進入到我的“領地”。上大學時,拒絕舍友接觸我的衣柜和床鋪;工作后租房住,從不帶朋友去我的住處。但我沒有潔癖,去別人家也很隨意。
我們每個人都有那么一塊堅決不允許別人隨意踏入的“領地”,只不過,有的人的領地邊界很明顯,另一些人則十分隱秘。的確有很多事情、物件、經歷、想法、判斷……我們是不想讓別人碰觸的。因為它是“我”的,獨一無二的。我猜測,你對“領地”的過分強調,是否是在對抗“在關系中失去自我”的恐懼。
很有趣的是,每當我們決定偷偷藏起一個秘密的時刻,同時又會期盼著一個可以與之分享秘密的特別的人。在他/她面前,我們可以如嬰兒赤裸身體一般坦然地開放內心。所以,問問自己,親密(當然我絕對不是說身體的)對于你來說究竟是渴望還是負擔?哪一層的意義更多一些?在現實的人際互動中,我們多少都需要一些相互分享和彼此滲透,才能和另一個生命逐漸建立相對深層的關系。不妨試試看打開你的房門,讓你最信任的一個人走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