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對于你意味著什么?一個數字?一個年齡?25,對于《婚姻與家庭》來說,是一支團隊,一個夢想,一段歷史,更是一個新的開始和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1985年11月,《婚姻與家庭》雜志正式創刊。時任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的康克清大姐為創刊號題詞:“正確解決婚姻與家庭中出現的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這即是婚姻與家庭創刊的美好初衷。從此,我們與讀者一起探尋獲得人生幸福的智慧和方法。
創刊伊始,本刊刊發了大量有關婚姻家庭領域新思潮新觀點的文章,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1986年第4期的《婚姻與家庭》開始連載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潘綏銘教授所著的《性的發展史》一書,這本書在當時沒有一家出版社敢出版。每期雖然只有幾千字,卻是首開先河,起到了打破性禁錮堅冰的先鋒作用。
25年過去,《婚姻與家庭》雜志把握時代脈搏,關注社會熱點,刊發了大批有社會影響力的文章。從一本婚姻家庭領域的學術期刊轉變為一本貼近讀者、貼近生活、貼近老百姓的優秀讀物,如此巨大的轉變中蘊含了說不完的艱辛、道不完的成就、流不完的汗水,更有數不盡的感動……
2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每一年、每一期,《婚姻與家庭》如蛹化蝶般蛻變。2006年打出“中國情感幫助第一品牌”,順應了黨中央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的歷史潮流,我們從此走上了一條更加深廣的發展之路。回顧25年,這不僅僅是為發行量而奮斗的歷程,更是不懈追求幸福生活的旅程。我們把獲得幸福的方法傳遞給讀者,我們把幸福的種子在人間播撒。
親愛的朋友,看著那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篇篇精彩的情感箴言,您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了嗎?您接收到我們發出的幸福訊號了嗎?您解開那些獲得幸福的密碼了嗎?我們相信,您都領受到了。因為從一封封讀者回信中,您與我們分享了生活中的點滴幸福瑣事,也許有些小麻煩,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信心。
因為,一路上有《婚姻與家庭》的陪伴:別人的教訓,我們看過就不用再經歷;不值得愛的人,我們明白了就不用再留戀;不可預測的遭遇,我們準備好了就不再害怕面對……當我們自始至終被“美好”主宰,那么幸福就是必然的了。
曾經有位作者這樣說過:“時髦常常逝如閃電,然而,《婚姻與家庭》是一本讓我想起永恒的雜志。”其實,真正永恒的是我們對于幸福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