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深深懂得,上課如同寫文章,結構布局非常重要。一堂生動的課,它不僅要有良好的開端,而且也要有耐人尋味的結尾。俗話說:“編框編簍貴在收口”,結尾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如果你是一位高明的老師,就會把最重要的,最有趣味的東西放在“末場”,越是臨近“終場”學生的注意力越被情節所吸引,越會激起學生對下一節課的渴望。
一、一堂好課小結的要求
1.教師在進行課堂小結時,一定要按照課前設計的方案進行,使課堂小結做到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2.課堂教學節奏不能過快,給總結時間過多,教師東扯西扯,使總結的色彩黯淡失色。
3.課堂上教師不能拖堂,結果只好三言兩語倉促結束總結。這不僅使學生無法總結課堂所學習知識,更無法消化理解,從而使學生帶著問號來,又帶著問號走。使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
4.課堂小結要注意結構完整,小結時要適當地照應開頭,使結束語好似一條金線,能使學生將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清理知識的脈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做到首尾相連,前后呼應。
5.課堂小結要做到語言精煉,緊扣中心。有句格言說得好,“沒有結束語的結尾貧乏無力,而沒完沒了的結尾則令人生畏。”課堂小結語言不可太長,更不可拖泥帶水,應該用精煉的語言使一堂課的主題得以升華和飛躍。
6.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小結時,不能局限于課堂本身,要注意課內與課外的溝通,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溝通,這樣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課堂總結的方法
1.歸納式總結法
歸納小結法,是指教師在小結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時運用精煉的語言,提綱挈領地使新知識在學生大腦中定格。使學生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種方法是課堂總結中最常用的方法。
2.懸念式總結法
我們知道,說評書的人常講到關鍵處,精彩處,說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留下一個懸念讓你急于知道下一步結果是什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可設計類似教學懸念,它能激起學生對下一節課的渴望:如“人體對食物的笑話吸收”課結束時已知道吸收的部位,但下一節課又不能將就。因此,我就留下問題,你們每天吃豬肉、青菜、魚等,但為什么你們身上沒有豬肉、青菜、魚肉?這些內容將在下一節課內解決,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就會去預習下一節內容。
3.列表比較式總結法
這種方法通過列表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使課堂所學的知識融為一體,既減輕了學生記憶負擔又加深了印象,如學完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課可總結:
4.激勵式總結法
不管所上課的內容有多少,一堂課下來要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以激勵學生有學習熱情和探索的愿望,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初一第一節課,“走進生命科學”前面介紹了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小結可以這樣:人類憑借自己的知識,解開了一個個生命之謎,但人類對生命的奧秘還“知之甚少”。通常面臨許多難題: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嗎?人的青春可以永駐嗎?艾滋病、癌癥,什么時候能戰勝?生命科學關系著你、我、他,關系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關系著我們的未來,如果同學們想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識,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科學!
好的總結能給人藝術享受。生物是一門科學,而生物教學則是一門藝術。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課堂小結研究,讓學生“輕松愉快”棲息在課堂的結尾。相信我們的正確認識和精心預設,定能讓精彩的課堂小結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能讓學生學得更加的快樂。
作者單位:洪澤縣高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