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形式,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技術的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是目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教學中,我努力探索和實踐課堂創新教學,突出以精心務實設計為主線,通過以下手段的嘗試和探索,有效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嘗試改變教學分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應該保護好好奇心和積極性,這是創新人才的心理基礎。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從改變教學的分組形式入手,來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的實際需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具體的方法有:
1.自由組合的分組形式
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小組。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和奮斗目標,有利于學習和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
2.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
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優劣情況和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調節各小組人員的組合,使各小組都適當安排一部分好的學生和稍差的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組員間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分層次教學的分組形式
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男女八個小組。有利于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的學生能得到足夠的訓練,差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提高,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二、嘗試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模仿中創造,體驗運動樂趣
學生在教學中應遵循兒童認知和情感變化的規律,進行生動活潑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教學,以迎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的需要。
如在游戲練習中,將“障礙接力”改變為“小八路送情報”這一情境游戲,將游戲內容故事化。將游戲過程的各個障礙改為為繞過“敵人的哨崗”、跳過“小河”、爬過“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練習,使他們興致高漲。
三、讓學生自編游戲,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徑是在練習中教師放手讓學生嘗試自編游戲內容。比如在游戲中,給每一小組一個小膠球,畫出一定的活動范圍,要求每組的學生以小膠球為中心,創編或組編出大家喜歡的體育游戲。游戲前,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創新,組與組之間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設法創編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鍛煉身體、具有開拓精神等的游戲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發揮“導演”的角色,充分讓學生自行活動。教師還對方法新穎,創新意識強的小組給予表揚,對有困難或游戲活動缺乏新意的小組進行啟發和幫助。這樣,有效地發揮了學生自主練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實踐水平和經驗。
參考文獻:
[1]《小學體育開放式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教學雜志.2007年.
[2]《教育創新的理念與案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3]《體育教學》雜志.2006年5月第110期.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騎岸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