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圓的面積》時,我通過復習導入:大家能否將圓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圖形來推導計算圓的面積呢?學生紛紛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畫有16等分的圓形圖片展開熱烈的思考和討論。許多學生都把圓沿著半徑剪開,分成16等份,每份都是一個近似等腰三角形。然后興致勃勃地拼起來,有的將這個圓剪拼成一個近似平行四邊形,有的剪拼成了一個近似三角形,還有的將圓剪拼成一個近似梯形。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根據轉化后的圖形與圓之間的關系,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推理演算,都推導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S=πr2。看到這樣的情景,我不免有些興奮,太棒了!學生不僅聰明手巧,而且還善于觀察。一切都顯得是那么的水到渠成,那么的順利。
正當我準備進行下一個教學環節時,一只小手舉了起來。奇怪,圓的面積計算推導過程已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怎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于是我問道:“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只聽該生說:“老師,我剛才就剪了一小份……”
“一份怎么能拼呢?動作也真是太慢了。”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學生已紛紛議論起來。
是啊,一小份怎么可以呢?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節外生枝,我心里不免有些氣憤。準備讓他坐下,但看到他欲言又止,滿臉失望的樣子,又不忍就這樣讓他坐下。
我引導著問他:“你是怎么想的,能給大家說說嗎?”
我的心為之一顫,多么簡潔獨到的思維啊!這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結果嗎?在場的都被他的這種獨到見解所征服,一雙雙贊許的目光投向了他,我在驚喜之余,也暗自感到慶幸。
把圓轉化成其他圖形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其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轉化思想和方法,促進學生知識與方法的遷移,培養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學習靈感和獨特思維就好似天上的流星,稍縱即逝,教師如不去發現,不去挖掘,也許就永遠消失了,隨之泯滅的還有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沖動。
這節課雖然結束了,但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孩子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自由的呼吸。”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只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放在重要地位,牢固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才能使數學課堂充滿情趣和智慧;只有真正撥動學生的心靈之弦,我們的數學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張揚個性的天地,成為學生彰顯智慧的舞臺。
作者單位:湖北省丹江口市楊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