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體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審美觀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體育素質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勞動技能素質等構成了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完整的素質教育體系,而體育教學是實施體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體育教學 素質教育 價值
在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學不僅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一種重要的知識和技能傳輸的載體,是鍛煉學生體育素質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培養途徑之一,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闡述體育教學的價值。
一、體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體格
眾所周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人前進的根本。沒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猶如水中月、鏡中花,更談不上什么為社會做貢獻了。初中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生理或心理都處在成長的黃金時期,學業的壓力需要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精神上的穩定也需要他們有足夠的精力去接受考驗,從而克服重重困難,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挑戰。祖國正處在發展時期,需要大量的人才,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他們不僅需要有深厚的知識,同時也需要有健康的身體,用強壯的體格去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體育教學以科學合理的教學理論作依據,讓教師帶領學生在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里鍛煉身體。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上,教師采用各種有利的教學方式,開展形形色色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讓每一個學生都融入到體育鍛煉中來。
例如,在教授各種球類的基本動作技能時,教師可以利用場地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熟悉各種技能動作之后,適當地舉行各種競賽,在滿足學生表現欲的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身體。因此,體育教學是不容忽視的,學生要改變以往對體育的偏見,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積極地鍛煉身體。作為體育教師更有責任調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為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做出努力。
二、體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現在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有豐富知識的人才,更需要懂得合作的人才,有團結意識和集體精神的人才。而當下的中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年齡,特別是很多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因為從小到大,全家都對其極為寵愛,一味的遷就,最終養成孩子自私的品性,而且狹隘,以自我為中心。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一種集體精神,凡事以自己為中心,不顧全大局。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利用體育教學,選擇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精神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合作的意識。
例如拔河比賽,我們都知道拔河比賽是一項集體活動,個人的力氣再大也不可能戰勝一個團隊的力量,在拔河比賽中,還要求每個隊員按照統一的隊形,按自己所在的位置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才有可能戰勝對手,大家必須相互配合,相互鼓勵才能贏得勝利,不然,你個人再優秀,在一項集體活動里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績,哪一個團隊沒有合作意識,那它就也不會取得勝利,甚至永遠落于人后。通過這些體育活動,學生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從而讓他們改掉自私自利的壞毛病,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形成一種潛意識,促使他們所在的集體成為一個有紀律且團結上進的集體。
三、體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
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不僅指的是體格的強壯,心理的健康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當今社會競爭隨著社會的發展日益激烈,很多人的競爭意識強,但是承受能力薄弱。中學生還沒有正式踏入社會,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都滿足成功的喜悅,卻害怕失敗帶來的失落。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失敗,也會讓他們產生低落的情緒,甚至精神不振。這樣的心理素質一旦走出社會,于人、于己、于社會都是一件不好的事,這塊影響他們健康成長的絆腳石該怎樣清除掉呢?
在體育教學中,筆者經常舉行適當的各種競技類活動,一些學生在失敗后,一開始都是郁郁不樂,像斗敗的公雞耷拉著腦袋,這時我會讓他們參加另外的體育競技游戲,很快,他們就在另外的游戲中取得勝利,或者經過幾場有輸有贏的比賽之后,漸漸地都會發現,失敗也不過如此,并且有的學生還在失敗之后笑著說:“勝敗乃兵家常事,看下次我再來?!币桓囊郧霸馐苁≈蟮念j廢心理。他們對失敗有了全新的看法,失敗并不可怕,只要在失敗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再進行努力,才能有成功的機會,而以往因為失敗就精神頹廢、情緒低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將對他們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小結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都是為了學生健康的成長而設立的一門學科。在新課程的理念之下,我們更應該向著新的目標前進,把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學輝.淺議體育教學與成才[J].大學時代(B版).2006,(11).
[2]張華.中學生體育活動參與與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促進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
[3]宋愛根.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1).
作者單位:深圳布吉科技園路慢城社區深圳實驗承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