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和思考能力,關注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數學教學的真正貢獻不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能力,一種信念。這是數學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要完成由老師教學向學生自學的過渡。教師必須清楚,課堂教學不只是教知識、教理論,更重要的是教思想、教方法,“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出題、學生做題”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培養學生的自學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一、高中數學教學要改革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
中學數學教學應適應時代的需要,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不斷探索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方法。
數學課堂教學應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觀察、分析、解釋周圍各種實際情景的能力,使學生能獲得一定的應用意識和應用態度,使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能以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為此,數學課堂教學應創設問題的實際應用情境,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試驗、操作、討論,分析問題,找到問題的實質,從而實現問題的解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貴在得法,離不開根據學生情況因材施教。
二、高中數學教學要更新和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
教師講,學生聽,灌輸式教學方法是至今仍在延續的教學方式,是應試教育體制下所采取的陳舊教學方法,在新的世紀,新的課改條件下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目的,而且這種模式也挫傷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抑制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的培養和提高。“促使教師轉變觀念,學生主動參與”是教學模式改變的一種創新。但現實的課程教學中,教師不自覺地會將課引到“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里。
三、改變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策略
1.互動式課堂教學
什么是“互動式課堂”?就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師生圍繞一個主題開展課堂討論,可以個人準備、自由發言,也可以分組討論、準備、派代表發言,也可以分配指定人“主講”,大家進行評論質疑。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著重挖掘數學自身的規律,挖掘數學美的因素,使數學富于情趣、富于激勵性;安排好每項教學措施,給學生創造一種情境,一種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讓他們在簡化的、理想的形式下,親歷知識的生長過程。在這個意義下,課本是劇本,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
2.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作用
(1)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貫穿人類個體和群體活動過程中的每一環節,滲透到其他各種能力中并發揮核心作用。而數學思維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只能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才能形成和發展思維能力。所以教學中要注重訓練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來學數學,如比較判斷能訓練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比較判斷,使他們能夠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能總結知識規律和思維規律,把握事物的個性特征,逐漸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回顧反思能有效地進行解題后回顧與反思的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自我檢驗能力、優化學生思維品質,而且能夠使學生溝通知識間的縱橫聯系,拓寬解題思維,從而能多方位、多角度,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理解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數學表達能力是在數學表達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對一個人來說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提高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著手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教師一方面要加強概念教學,豐富學生的數學語言詞匯,另一方面還應注意訓練學生的口頭和筆頭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高中數學語感。如要求他們對所聽內容進行口頭復述;對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性質的理解進行口頭復述;指導他們解題過程的書面表達等。
(3)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畏懼考數學,尤其是有過多次數學考試失敗經歷的學生更是如此。怕做不出題和做錯題,解題思路一旦受阻就很容易急躁、穩定不住情緒,無法找到出路使解題過程延續下去。其結果是數學越考越差,越學越沒信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應為消滅這種現象做最大的努力。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思維領域里的一個勞動者和收獲者。
總之,數學教學的真正貢獻不僅是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能力,一種信念。這是數學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