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做好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講究方法。方法選擇、運用得當,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果;方法運用不當,則會使教學變得乏味,使信息流通的渠道受阻。作為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根據其特點,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如語言法、直觀法、分解法等。但這些教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要注意靈活運用,不要束縛于某種教法。
一、語言法
語言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表達方式的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和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語言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幾種:講解、口令和指示、口頭評定成績、問答法、默念和自我暗示等。如隊列隊形練習中,教師通過口令和指示,使學生明確行動路線及隊形變化等。
二、直觀法
直觀法是指在體育教學中,借助視覺、聽覺、觸覺和肌感覺等來感知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完成方法以及時間與空間特征等,從而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的一種方法,體育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法主要有:動作示范、教具和模型演示、電視、錄像、幻燈片,助力和阻力以及定向和領先等。如在跳遠教學中,通過教師示范或使用掛圖等,使學生對技術動作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三、完整法
完整法是指從動作開始到結束,不分段落和部分,完整地傳授動作技術的一種方法,如在武術教學中,將某個組合動作從頭到尾,不分階段,完整地傳授給學生。
四、分解法
分解法是指將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術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按部分逐漸進行,最后完整地掌握動作技術的一種方法。如跳遠教學,先教學生如何助跑,再教起跳、助跑和起跳的銜接、起跳后的騰空動作、落地,最后完整地掌握跳遠的技術動作。
五、糾正錯誤法
糾正錯誤法是指教師針對學生練習中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選擇最有效的手段,及時糾正錯誤動作的方法。如跳遠教學中,針對學生練習中產生的助跑和起跳脫節的錯誤,及時根據其產生錯誤的原因,選用講解、示范、分解練習等方法來糾正錯誤。
六、游戲法
游戲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的方法,增強學生練習的興趣,使學生在積極性較高的情況下完成枯燥或不愿意練習的動作。如在支撐跳躍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學兔跳”的游戲,使學生掌握跳躍中的推手動作等。
七、競賽法
競賽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比賽使學生掌握動作及動作的運用。如籃球教學中,教過雙手胸前傳接球、單手肩上投籃動作后,通過教學比賽,使學生在比賽中靈活運用學過的動作,使其學以致用,提高動作質量及應變能力。
八、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將所傳授的教材融于情境之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技術、技能,并能通過角色效應以及教師的語言提示,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去模仿、去探究某一運動技術、技能。如在教中學生立定跳遠時,為了能使中學生領會、掌握立定跳遠時雙腳同時起跳,我就創設了“青蛙學本領”的情境,通過畫面的展示,引導學生想象,自我探究,模仿青蛙跳,通過這一方法,僅用十分鐘的時間,全班學生都基本上掌握了這一技術動作。
任何教師的教學活動,不可能不采用一定的方法,只是由于教師學識、經驗、風格的不同,往往習慣于或束縛于某些教法,而教師一旦陷入某種缺少變化的、固定的教學方法中去,就會嚴重束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扼殺學生的創造性,降低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這些教法的研究,不要束縛于某些教法,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要有所發展,靈活運用,用最優化的教法指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沿著正確的軌道進行。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