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許多老師這樣說:課堂是教師永遠的情節,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教學是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再創。也有許多老師這樣說:課堂是教師永遠的陣地,教學是“傷心太平洋”,是生命的挑戰,感嘆學生越來越難教。我的美術課堂屬于前者,因為我的課堂上,學生是充滿智慧的主人,他們親身、親心、親歷,通過我們共同的合作,可以讓課堂成為展現自我的舞臺和心靈交流的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在我的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充滿著豐富的情感,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投入作畫的那股勁,幾乎是無法抑制的,通過課堂,引導他們尋找知識的閃光點,體驗到學習的興奮和交流的快樂。激起學生的情感,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實現最自由、最幸福、最快樂和充滿激情的學習旅程。
一、親近美術:繪畫本來就是你的朋友
美術課堂上作畫是一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和諧優美的創作氛圍,能使學生進入創造佳境。
[故事]:記得有一位男同學,是高分子專業的。他很愛攝影、書法和繪畫,在課堂上他很認真,課后還到我辦公室請教,我看到他很聰慧和認真,就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將來在工作中能把自己的這份特長施展開來,如參加單位的書畫比賽、幫助做好部門的宣傳工作以便提升自我的審美水平。在每一次課堂上,我也盡力幫助他。兩年后,他踏上了工作崗位,憑借他的能力,他擔任了部門宣傳工作,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第一次上美術課時,我會告訴學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喜歡繪畫,尤其在幼年階段,在后來的成長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人興趣減弱。現在步入職高,我們要找回那已逐漸疏遠的感覺,把繪畫作為自己的一種特長來發展,為以后走上社會奠定一定的基礎。在一個班級中,學生作畫的能力有多種層次。我分別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優秀的鼓勵獨立,創新更上一層樓;對中等水平的鼓勵進一步提高,給予適當指導;基礎差的采取“迎合”的態度,以鼓勵為主。我建議學生大膽面對自己存在的缺點,只要自己盡力了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在小小畫紙上寫下“老師,我努力了!”我同樣也給予這樣的學生很高的鼓勵。
面帶微笑,擁有耐心,真誠鼓勵,我讓學生“用吾心畫吾畫,用吾情表吾意”,從而產生一定的課堂情感效應,使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充滿情趣,充滿魅力。
二、體驗創作:獲得心靈的成長
美術作業過程是學生艱苦細心的勞動過程,我們要尊重和肯定他們的付出,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故事]:我在美術課堂上比較喜歡讓學生做手工,因為一件作品的產生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在《巧做杯墊》《奧運圣火進我班》《小小書簽靚風采》《動漫造型秀》等手工制作中,學生們構思奇特、制作精細、色彩漂亮,所做的作品受到眾多師生的喜愛,我建議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贈送給他們,當表揚和贊嘆的光環罩在學生的頭上時,學生們親身體驗到了努力和奮斗所獲得的愉快。
現在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的較為脆弱、孤獨、固執、自私、依賴。美術作業過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美術定靜致遠,具有不可替代的心理教育作用。
在美術作業過程中,采取分組合作方式,如工具材料的分工,每星期我們只有一次美術課,每個人都購買材料有些浪費,我就采取資源優化,自愿組合。無論是三人一組還是五人組隊,只要合理分工,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工具材料準備齊全。這樣既解決了部分同學的資金問題,還促進了他們之間的合作。課堂上,他們按工具材料的分工合組,由于資源共享,在合作的過程中彼此交流,一節課在他們和諧的合作中很快結束了,浮躁焦慮的情緒就克服了,解決了課堂上坐不下來,作業常是拖拉的不良現象,還培養了同學之間的共融性,體會了“同舟共濟海洋路”的力量,為他們設置了一種心理發展的理想環境和氛圍。
在這些活動中,增多了學生之間交往、協作的機會,增加了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信任,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開闊了新天地。
三、創意課堂: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
作為職業學校的一名老師,要想一上課的時候就抓住學生,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要熟悉學生身邊發生的事。
[故事]:記得有一次我和學生閑聊中知道了他們班級某一位學生的綽號,當然起的很有意思,也受歡迎。一天當我在課堂上喊這位學生的綽號讓他起來回答問題時,全班立刻大笑起來,那位學生也頗為得意,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通過這樣一件小事,我懂得了:要延續和學生在美術課后的交流空間,你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從那以后,我就注意搜集信息,很快我就知道某某班級誰唱歌最好聽、誰的演講最激昂、誰的演技最逼真、誰的舞姿最優美等等,在我們有些疲憊的時候,我們的課堂上會傳來悠揚的歌聲;在夏季我們有些犯困的時候,我們的課堂上會有人在抑揚頓挫演講;在即將下課的時候,我們的課堂走來了“牛群”和“馮鞏”;在我們的化裝舞會上,會有“芭比娃娃”的舞姿,也會有“勁爆小子”的舞技。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師的責任不是把學生訓練成像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人,而是要挖掘每一個學生其獨特性,這樣的課堂才充滿生機和活力,會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價值,在每一次學校組織的教學調查問卷中我的得分幾乎都是滿分,學生都會寫上這樣一句話:“在你富有創意的課堂上,我找到了自信,我非常喜歡美術課。”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這句話用在戰場上非常實用,用在教育教學上也頗有道理,教師(下轉第107頁)(上接第106頁)只有對學生有所了解,才能實現成功的教育。教師只有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會上好每一堂課,學生也就會更加喜歡他的老師,也會變得更加喜歡學習。作為職業學校的美術教師更應該不斷了解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創造,給他們相應的自信心,學生的創新思維才會更加的活躍,課堂才會成為教師永遠的情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條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學生對自己越是尊重,他對你在道德上的教誨與關于應該如何進行自我教育的指導,就越聽得進去,接受的快。如果學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對你的教育和規勸就會充耳不聞。”職業學校的學生更需要尊重、溝通、理解,有了尊重才會有動力去學習、有了溝通和理解才會有智慧去發現、去創新,教師的理解是學生尊重你的砝碼,是學生愛上學習的理由。要激發學生的靈感,放飛學生的心靈,就讓我們給那些渴望理解的學生多一句鼓勵的話語,多一些支持的行動,多一絲溫柔的目光,多一份溫暖的關懷,這會讓他們在燦爛的陽光下愉快茁壯地成長!
作者單位:江陰南華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