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彩高效的課堂來自于精彩的細節。關注細節就是追求教學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確化。關注教學細節,是成就精彩課堂的必要前提,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思品教師要心懷細節意識,精心設計細節,慧心捕捉細節,用心打造細節,品味反思細節,把細節做細、做實、做大,在對細節的不斷關注和把握中,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創造出靈動而精彩的課堂。
關鍵詞:關注 細節 思品 課堂教學 精彩
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個教學細節構成的,新課程教學改革,最終要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細節上實踐和體現。所謂教學細節,就是課堂教學中所發生的細小的環節或情節。教學細節,形成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又以豐富的形式表現出來,它或是一個細小的片段,或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錯誤,也可能是師生之間的一次對話、共享、包容等。教學細節雖小,卻能彰顯出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機智和學生的即興創造。教學細節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蘊涵智慧;貌似簡單,但簡單中孕育深刻。“細節決定成敗”,整個課堂的得失與成敗,最終決定于每個教學細節的落實上。關注教學細節,是成就精彩課堂的必要前提,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關注教學細節,才能把思品課上出品位,讓課堂精彩紛呈、魅力無窮。
一、有心栽柳柳成蔭——課前精心預設細節
教學過程是“靜態預設”與“動態實施”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細節,有動態生成的,也有課前預設的。預設和生成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具有同等的價值,而預設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充分的、創造性的預設,就不會有精彩和價值的生成。新課程改革倡導生成性教學,但并不是弱化課前的預設,恰恰相反,只有全面、周密、多維度地預設細節,課堂上才會有更多的精彩生成、更多精彩細節。
關注細節,要求教師在課前精心預設一些教學需要的精彩細節。預設時要依據文本,立足細節,對每一個細節進行認真的思考,抓住“關鍵性細節”去突破預設,多考慮幾種可能作為“應急案”,多創設模擬幾種情境,多設想幾種方法,從而使細節預設更有深度和廣度。只有在課前注重了這些細節的思考和設計,課堂上精彩細節的生成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學生的思維和創造才會有廣闊的空間。
例如,學習八年級“消費者維權方式”這一重點內容時,教師的預設往往是粗放的,影響了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有的教師卻精于設計:在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思考、交流后,預設細節一:情景表演。學生分角色扮演發生糾紛的消費者和經營者,模擬協商和解的場景。預設細節二:巧問妙答。(1)如果通過消協調解糾紛,你認為應該怎么做?(2)解決消費爭議最權威、最有效、最正規的途徑是什么?……以上的細節預設,指向清晰,層次清楚,有學生自讀、探討和體驗的時間,有教師引領提升的過程。顯然,這樣的細節預設是較為理想和有效的。
二、平淡之處見神奇——課堂打造生成細節
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過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課堂是開放的,教學是生成的。不論課前的預設多么充分,課堂上還是會出現超越預設的生成,出現新的細節。理想的課堂需要超越預先的設計,及時把握真實的現場生成,憑借教學機智對新的細節迅速地作出判斷,善于捕捉,并及時納入臨場設計,重視開發、引導,去展現新的細節,去打造新的細節。
1.在疑問處點撥,做好細節促進生成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由于年齡、閱歷、能力等原因,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各種疑問,這是學生思維與情感共生的結果,是珍貴的課堂動態資源。老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疑點,生成寶貴的教學細節。當學生提出“疑問”后,教師要“接住學生拋來的球”,及時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完善、細化,以凸現問題的實質,同時還要善于點撥、梳理和引導,再“把球拋給學生”,使學生由疑誘思,以疑獲知,因疑明理。關注細節就是讓疑問成為學生學習的切入點,成為促進有效生成的動力源。
2.在分歧處深化,做實細節豐富生成
智慧在碰撞中生成。眾所周知,學生在課堂上對事物和問題的認識往往出現分歧甚至意見相左,而這正是促進課堂細節生成的契機。對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發表看法、與他人論辯,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迸發出思維火花,達到生成新知、啟迪思維,提升能力、豐富情感的目的。這樣通過選擇有效的細節生成點,在學生觀點的交鋒處、在思維的差異處把細節做實,使教學生成豐富精彩的課堂細節。
3.在異想處挖掘,做大細節創造生成
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同學們常常會冒出一些課前預設之外的突發奇想,這樣的細節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大多數想法都流露出學生的探究心理、創造性思維。教師若能捕捉其合理成分進行開掘、予以引燃,把細節做大,使之形成新的興奮點,往往能使課堂真正呈現出動態生成的創新場面,生成課堂中新的細節亮點,從而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師生互動。課堂教學瞬間萬變,教師惟有準備一雙慧眼,及時抓住每個“異樣”的細節生成信息,乘勢而入,課堂才會百花齊放,精彩不斷。
三、繞梁三日細品味——課后及時反思細節
課堂教學的精彩和高效離不開教師的專業成長,而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既要反思理念、模式、方法等大問題,也要反思教學細節問題。失敗的細節給人以啟迪,成功的細節給人以借鑒,我們課后要及時記錄、交流、反思教學細節,在理念上找差距,在教法上找差異,使課堂教學不斷優化和成熟,不斷提升教學能力,鋪就專業成長之路。
課堂上的教學細節,有的是不可多得的亮點,成就了教學的精彩,有的是令人遺憾的敗筆。每一個細節都有值得教師關注、思考和品味的價值。對成功的細節,除了要將教學過程中巧引妙導的做法,應變得當的措施,教法的創新等進行總結外,還要反思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疑問?有無更好的方法或策略?有沒有給學生留足思維空間?對失誤的細節,教師課后一定要查找自己失誤的原因,思考會給學生的思想、思維、知識造成的誤導,思考對失誤細節的補救措施等。此外,教師還要反思預設的細節是否生成,討論是否有效,評價是否及時、到位等等。教師正是通過這樣的反思,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成熟、成長起來。
《中庸》有言:“致廣大而盡精微。”精彩高效的課堂來自于精彩的細節。關注細節就是追求教學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確化;關注細節,便留住了一份精彩,孕育了一次成功。讓我們從每一次的教學中看到教學細節的價值,心懷細節意識,把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教學細節的處理之中,精心設計細節,慧心捕捉細節,用心打造細節,見微知著,在對細節的不斷關注和把握中,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創造出靈動而精彩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楊九俊.新課程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宋運來.影響教師的100個好習慣.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徐州市新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