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觀察力的培養
語言類開始階段的學習主要是靠模仿,英語學習也不例外。而模仿的前提就是要仔細觀察。在英語教學和活動中,學生的第一模仿對象都是教師,也就是第一觀察對象。例如,不論是音標教學,還是其他的口語教學,都要求學生能認真觀察教師發音時的口型,并要求學生能認真模仿教師說授課時的語音、語調、表情以及動作,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要能學好英語,觀察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做好作為學生模仿的榜樣。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我們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盡量應用實物、圖片、電化教學設備等教學手段教學生詞,以便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直接理解和識記詞義;二是在英語句型結構教學過程中,一開始把例句給學生觀察,讓學生自己發現英語句型結構的內在聯系以及英漢句型結構間的差異;三是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可采用首先理解語篇,其次理解句子,最后理解單詞和短語的閱讀理解方式。這種閱讀理解方式的開端不再是以生詞和語法學習,而是讓學生一開始就站在語篇的這個整體高度上,全覽整個語篇的結構和內容,經過有意識的全面觀察,深刻分析積累思維的素材,進行思考和理解,發現新的語言現象和生詞。
二、學生注意力的培養
注意力不僅對豐富語言知識、訓練技能有意義,而且對發展個性也有意義。19世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在談到注意力的作用時說:“注意是一扇門,一切來自外部世界的剛剛進入人的心靈的東西都要從它那里通過。”能被認知的信息,是唯有那些進入注意狀態的信息,并且經過被進一步加工而成為個體的經驗,由外部刺激的特點和人的主觀因素決定著其目標、范圍和持續時間。如果學生在學習時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一定的學習對象上,從而就會導致其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那也就不可能切實感知和認識教材。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就要求我們要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為了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喚起學生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興趣。我們要靈活運用對話、表演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直觀教學手段、藝術性語言、戲劇化表演、富有懸念的提問等易于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三、學生記憶力的培養
記憶能力在發展人的各種才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和回憶,是人們對經驗反映的心理過程。記憶的方法直接影響著遺忘的過程。但是通過死記硬背來的東西是非常容易忘掉的,而經過理解記憶的知識是能夠保持很長時間,有的甚至終身不忘。所以說,理解是影響記憶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為此,我們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要根據學生記憶的特征和教學內容來安排相應的教學活動。如在組織生詞和語法教學時,為了加強學生的形象記憶,要多用直觀手段進行組織教學;在進行新的語言教學時,充分利用學生已經知曉的知識,用舊知識代替新知識,讓學生進行新舊對比記憶;把相關、已學過的知識內容集中呈現,讓學生通過聯想加以記憶。
記憶的敵人就是遺忘。大量研究事實表明: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如果在記憶后8天內不及時復習,就會遺忘所記內容的40%~70%;如果能在記憶后及時合理地安排三次復習,即在記憶后第三、第四和第八天進行各進行一次復習,就能保持95%以上的記憶內容。由此可見,克服遺忘的最好辦法就是必須不斷地進行復習與鞏固,所以,我們要幫助學生及時復習。每節課上組織學生復習,課下還要安排學生自己去復習。
四、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認知結構中的核心成分就是思維,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知活動。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仍過多地依賴直觀動作思維和直觀形象思維,還沒有完成向理性思維的轉化,因此,我們在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征,借鑒直接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口語法和表演法等多種外語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精華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本著對每個同學負責的態度,進行合作教學,讓學生在小組同伴壓力下,不斷學習,學生在小組內訓練時,英語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初中生雖然不能全部用英語思維,但我們可以從各個方面不斷影響、刺激他們,為以后過渡到英語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五、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人的創造活動的一個必要因素就是想象。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其個性發展的需要。想象有積極想象和創造想象,積極想象是改造周圍事物的創造活動的條件;創造想象是一切發明創造的前提,常常表現為幻想。人的最可貴的品質不僅有遠大的理想,還有美好的幻想。因此,我們在組織英語教學時,不但要幫助學生確立崇高的目標,而且要激發學生大膽地想象和思維。例如,我們在組織學生在學習一篇英語課文之前,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本文題目加以想象,猜想作者所寫的可能內容,以及作者可能運用的語言、手法。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對文章所涉及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加以想象和討論,設計出可能性的處理思路和辦法。在學完這篇課文后,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大膽設想,模擬課文中故事發生的背景、經過、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前因后果等等。
作者單位:楚州區博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