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語文教學呢?
一、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終生收益。語文學習也是如此。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將起到很大的幫助。
1.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規范的書寫不僅給別人以良好的印象,而且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尤其是對中考作文的卷面得分有很大的幫助。
2.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經常將一些好書、好文章推薦給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平時讀到的美文在課堂上讀給學生聽,將自己的讀書體會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學相長。這樣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3.養成經常練筆的良好習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平時讓學生多寫日記,多寫讀書筆記。只有注意多練筆,多積累,在寫文章時才會厚積而薄發。
二、變語文學習由主渠道為多渠道
課堂教學固然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但它不是唯一的渠道。語文教學應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下,為學生營造大語文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學好語文,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1.進行自主性閱讀。學生語文學得好,得益于自己長期的課外閱讀,這是不爭的事實。教師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抽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輕松自主地閱讀。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或是課外閱讀教材,都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可讀性、趣味性的美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不用做筆記,不用去思考,這樣的閱讀就給學生一些自主的權利。
2.加強語文實踐活動。組織學生成立各種社團,如文學社、朗讀小組等,也可以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如參觀、訪談等等。開展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能讓學生從活動中學到知識,增長智慧。
3.強調語文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現在,學生的學習已經離不開現代的信息技術,現代的信息技術與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生活、網絡、語文學習三者已成為一個整體。
三、積極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因此,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讓學生深入文本,去體驗,去領悟,去感受,去發現、思考問題,去獲得知識真理的同時,獲得學習的方法和科學治學的態度,去獲得成功的快樂。教師作為導航者、設計者,精心備課,從備課程標準、備教材,轉向更多地備學生,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語文課堂教學才會出現教師、文本、學生全方位互動的格局。
讓學生富有詩意地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崇高境界,也是每位語文教師的夢想。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珊瑚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