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堂,我做主”:我快樂地掌控著我的課堂,我和學生們彼此欣賞,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我和學生們在互相的質疑、探究中不斷成長。下面是我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
一、對學生學習的點滴進步,要珍惜,要保護,要真誠贊揚
作為老師,要善于明察秋毫,對學生在學習中哪怕是細微的變化都要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當學生在探究知識而躍躍欲試的時候,要珍惜和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條件讓他們積極、大膽地發表意見,并且對他們的表現要給予真誠的肯定或是贊揚;當學生鼓足勇氣回答問題的時候,哪怕是錯誤的,也應熱情贊揚他戰勝自我的勇氣;當學生的學習有所進步的時候,要予以適當的鼓勵!
二、幽默成就高效課堂
教師良好的幽默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生動風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輕松愉快,有助于知識的傳播和掌握。
在做化肥的簡易識別實驗時,我沒有按照教材的實驗要求,讓學生在規定的儀器里,按部就班地做實驗。而是將一部分藥品作為“禮物”分發到學生手中(這時我告訴學生,這份禮物是對你這節課的獎勵,但是不要帶回家,而是用來做實驗的。說到這里,我和學生們都會意地哈哈大笑起來,課堂氣氛瞬間輕松而又空前高漲起來)。然后讓學生將一紙包氯化銨和一紙包熟石灰混在一起,一紙包氯化鉀和一紙包熟石灰混在一起,分別墊著紙用手搓,搓一搓,聞一聞,根據氣味的不同,區分出兩種化肥。
一句幽默的話,一份特殊的禮物,使得學生們輕而易舉的區分出了兩種化肥,輕松愉快的獲取了本節知識,何樂而不為!
三、與學生“和平共處”
張建,是個聰明、憂郁的男生。凡是教過他的老師曾有過這樣的評價:骨子里透著“邪氣”“朽木不可雕也”等等。老師對于他,真的是覺得“無可奈何”“無藥可治”。
成績可以不好,但人格必須健全!在接手張建所在的班級前,了解到張建同學的這些方面的情況后,我決定對他采取“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冷處理”方法感化他。
在課堂上,他違反了紀律,我沒有當面批評他,而是不動聲色地走到他的旁邊,給他一個小小的“暗示”。然后我還會若無其事地繼續進行著我的精彩課堂,還會讓他繼續參與課堂,課余時間,我還會適時地輔導他。我像對待一個乖巧聽話的學生一樣對待著他。唯獨沒做的就是:針對他的錯誤鄭重其事地教育他。
我知道:張建是一個敏感的孩子,在無意間,一不小心,就會傷害他脆弱的心靈;我知道:孩子是有自尊的,人格的尊重能成為激活他們心靈的及時甘霖。
快樂著,教育著;幸福著,收獲著。這是我從教的秘笈,更是我從教的最大收獲。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醴泉街道康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