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的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興趣迥異,給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而這兩點本身就與性別差異息息相關,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男女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男女生學習興趣迥異。所以我們應從學生的客觀情況出發(fā),認清男女生當前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
一、性別差異在信息技術課中的表現(xiàn)
1.認知風格差異
認知風格,也稱認知方式,主要是指人們接受、組織和檢索信息方式上的差異。認知主要是反映在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它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前提。反映在課堂上就是,男生的觀察力、理解力較強,對課堂內(nèi)容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在操作中熱情較高,能較快地完成任務,而女生對教學內(nèi)容普遍沒有興趣,更多地表現(xiàn)為接受學習,模仿式地完成課堂任務。
2.實踐能力差異
從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來看,男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較好,大多數(shù)男生如同“計算機小專家”一般,能夠創(chuàng)新地完成課堂任務,而女生大多為“零起點”的水平,對鍵盤和鼠標都不能熟練地操作。這樣的兩極分化給教師的統(tǒng)一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如何正視性別差異
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漠視性別差異,“一視同仁”開展教學,那么兩性各自的潛力開發(fā)都會因此受到人為的制約,結(jié)果非但不能如人所愿,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得女生自信心受挫,男生的創(chuàng)造力降低。
那我們所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差異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有適合自己學習和發(fā)展的平臺,積極地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其實差異也是一種機遇,我們要正視差異,將差異轉(zhuǎn)化為動力,變不利為有利,使差異成為一種資源,用差異來推動課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團隊的力量,讓學生在差異中拓展自己,使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到成功。
三、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堂的策略
男女生的認知、能力等方面都有著一些明顯的差異,那么如何有效地展開信息課堂教學,從而提升每一位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呢?
1.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通過感受勞動的快樂和學習的成功,可以喚起他們心中的自豪感和自尊感,這是教育首要的金科玉律。
女生的自信心與男生相比,往往表現(xiàn)出不足的傾向。我們要使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也要讓她們看到具有的客觀優(yōu)勢。盡管女生的動手能力較弱,但是她們的言語能力、思維能力并不差。在教學中我們要使她們打消自卑、害羞等心理,敢于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真正地融入課堂活動中。而男生在給予其肯定的同時,還應對其進行注意力的培養(yǎng),因為男生雖然創(chuàng)造力較高,但是缺乏耐心,從而也很難獲取真正的成功。
2.合作學習,調(diào)整教學策略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僅僅依靠教師一人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是非常困難的,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使男女生各自揚其所長,補其所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使他們之間互相幫助。通過這樣的學習模式,男女生在一起相互討論,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從而提高了各自的能力,而且通過合作學習,也能夠達到教學的情感目標,在合作學習中,男女生差異較大的個性相互滲透,個性互補,更能豐富他們的個性。女生受男生的影響,思維能夠變得獨立,主動參與到活動中;男生受女生的影響,思考能變得更加細心和周密,從而使雙方都能夠得到更大的進步。
3.分層教學,因性施教
男生的實踐能力普遍比女生強,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合作學習,也只能一定程度上縮小差異,共同完成教學目標。但是為了使男生有著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機會,也使女生更有效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我們也需要“因性施教”。
例如在網(wǎng)頁制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能夠依據(jù)已提供的素材制作出網(wǎng)頁。那么我們基本的教學任務一就是完成一張頁面的設計,任務二是完成簡單的不同頁面鏈接,任務三就是“升級性任務”。通過學案自主完成“書簽式鏈接”,“框架內(nèi)鏈接”等等較難的任務。那么在課堂上我們就可以要求女生保證完成任務一,爭取完成任務二。男生則保證完成課堂任務一和二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相應的升級任務。在單元結(jié)束的時候,就可以讓男女生合作完成一個網(wǎng)站的設計,既能保證每個頁面圖文并茂,又能使其有著完整的、精心設計的鏈接結(jié)構(gòu),而且合作小組中的每個人都有事可做,真正地參與其中,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4.面對差異,平等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要體現(xiàn)出差異。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有個大體的了解,針對他們的學習情況作出一個及時的評價,了解差異之所在,這是課前評價。課堂上應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看看不同水平的學生是否都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評價,這是課堂評價。
基礎較好的,自信心較強的男生,對于他們的評價要嚴格,不僅要求他們完成基本和升級任務,還要求他們盡量能夠創(chuàng)新式地完成。而基礎有些差的女生則應多采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幫助她們樹立信心,感受到勝利的喜悅。使評價能夠成為促進學生進步的催化劑。每個同學都需要一個舞臺來展示自己,教師應尋找一切有效的資源來充實信息技術課堂,配合其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使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更加豐富。
總之,在信息技術課中,在統(tǒng)一教學的環(huán)境下,教師必須正視學生的性別差異,精心完成教學設計,“因性施教”,因勢利導,使得男女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共同提高,體會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