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與教育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教師隊伍是擺在學校領導面前的一件大事。我以為在項目研究上著力,可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途徑及其操作策略,來激活教師潛能,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定位項目研究的美好愿景。立足生長點
教師潛能的開掘,特別需要明確的定位和目標。與其他管理相比,項目研究尤為強調基于教師自身情況和發展需要進行自主管理。包括自主定位、自我調控資源和自我約束,最大限度地拓展人的自主空間,立足自我生長點。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項目研究。造就出的教師隊伍應該能在促進學生成長中自主習得,在嘗試探索中不斷進步,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提高。在教育研究中不斷發展,在合作交流中專業水平得到再次提高。從而加速教師專業成長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構成省、市、區級“塔狀型”骨干教師隊伍,提升學校核心發展力。
在美好愿景的框架下,創造不同平臺,讓教師始終牢記“我不能落后”。給教師一些權力,讓他自己去選擇;給教師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教師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由項目研究的美好愿景創造一個適宜教師生長的發展環境。
共創研究現場的美麗多姿,撞擊智慧點
在一個個項目研究主題的觀照下,我們首先聚焦課堂,以課堂為圓心,尋找最佳途徑。課堂研究要注重三點:在課堂交往中,通過多向活動,多向交流與合作,促進師生智慧發展。力尋研究現場的科學合理,把握課堂教學的多重意義。實施發展性原則,發揮課堂育人的功效。
在此基礎上,真正堅持教研與科研統一化。各項目組由骨干教師牽頭,申報、認領專題,以教研促教學,真正使教科研合一。落在實處。這樣,教師帶著課題走向課堂,借助課題提高效率。全校總課題——團隊課題——個人研究課題統一同步運行,從不同的側面對課堂實踐進行探索。然后,通過對這些課例的平等研討、爭辯,擴大、豐富教師的信息量和各種認識,促使教師用開放的心態發現、欣賞、接納,營造良好的學術交往氛圍,讓大家在“品一品,嘗一嘗,聊一聊”中探討課改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把實施新課改的體會說出來,把觀點亮出來,把問題和困難抖出來。
提升教師成長的幸福指數,點燃激情點
項目研究應該站在發展和提升生命質量的角度。充分激發教師的內驅力。讓教師有一種參與的激情、收獲的幸福和新的期盼,在刻骨銘心的體驗中尋找到一份成功的喜悅。因此,我們要致力讓教師智慧地潛行在多樣的研究之路上,真正做到踐行職業夢想。創造職業價值,享受職業人生。比如可以構建“教、學、研、思、寫”這一項目研修形式。其中“教”主要指課堂教學、德育、班級管理和課程開發等教育實踐活動。“學”包括“自學、互學與輔學”三種形式。通過“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的共同愿景激發教師學習的內在動力,再以沙龍、論壇、模擬課堂為教師的學習提供交流的機會。“研”指的是行動研究,主要通過研究性教學和課題研究兩種渠道進行。我們提倡教師在日常性教學中去追蹤某個教學問題,并使之“課題化”。“思”,即反思。這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所總結的公式:行動+反思:教師成長。“寫”,借助于博客、網絡評課等,將“教”、“學”、“研”、“思”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系統化、顯性化。另外還有緊密結合教學的項目小實驗等,也是研究教與學最合適的方式。
磨礪各級團隊的完美和諧,堅固制動點
項目研究本身就強調團隊共同參與、共構和諧、共享成果,從而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項目研究團隊,激勵鼓舞教師不斷追尋新的生長點,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成就意識,可以為素質教育培植更為深厚的土壤。
團隊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起著引領和驅動的作用,因此必須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前瞻性。才能對激發教師的研究活力起關鍵作用。在項目引領下,各團隊多方面合作、分享、交流、提升,成為教研的亮點。像我校語文團隊圍繞“校園母語文化系列實踐研究”常常一起研讀,一起交流,一起聆聽專家的指點,為教學爭論不休、為語文生活歡笑不已,他們逐漸明晰了自身的特點。在語文教學的生活中融入了生命、激情和愛。團隊的合力。團隊的追求,項目研究的愜意,就演化為一次次精彩的發言,一個個心靈交匯的瞬間,一抹抹自信的神采……
(作者單位:南京市浦口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