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既重視教書,又重視育人,作為一名職校的政治教師,深感責任的重大,在沒有升學壓力的前提下,如何上好哲學課呢?本人嘗試把通俗哲學教學法引入哲學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把《哲學》的教學法通俗化,讓學生在生活中熱愛哲學
《哲學》這門課具有抽象、深奧、難理解等特點,該如何把抽象、深奧、難懂的理論轉化為直觀、具體、易懂的知識呢?
首先,利用“小故事”引出“大道理”。對哲學中的大道理,可以通過寓言、笑話、典故、哲理趣文等的講述和分析來幫助學生理解,這類材料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比較容易接受,而且還可以逐步地吸引學生參與到材料的分析中來,使學生慢慢地改變“哲學難學”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在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個框題時,我用這樣一個有趣的哲理故事(《油和皇歷》)來引入:從前,有一個賣油的小販,忙活了一年,家里也沒存下多少錢,到了春節的時候,心里很難過。這時,妻子抱出一壇油來,賣了個好價錢,一家人高高興興過了個年。原來,她每天趁老公沒注意時偷偷舀出一勺油,一直攢到過年。一個賣皇歷的小販聽說了這事,回到家贊口不絕。他妻子心想“這多簡單呀,我也會”,于是每天都偷偷藏一本皇歷。到了年底,她得意洋洋地抱出一堆皇歷來,丈夫見了哭笑不得。設問:賣皇歷的妻子做法可笑在哪里?學生積極發言。通過這個小故事,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到啟示:做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能死搬硬套。從這個故事還可以引伸出:學習過程中,你是怎樣對待他人學習經驗的?其中也蘊含著理財的道理,可以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命題:應該如何學習和借鑒別人的理財經驗?這時學生的思維迅速發散,他們迫切想解決這個問題,個個躍躍欲試,暢所欲言。通過對這一小故事的分析,突出了教學重點,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
其次,巧借“它山之石”來 “攻玉”。也就是借助其它學科的知識來理解哲學道理,既體現哲學要以其它學科為基礎,又體現哲學對其它學科的指導意義。運用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學生既熟識又可以換換口味,調節思維,激發學習哲學的興趣。例如,在講“量變和質變”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傳說,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發明人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國王在棋盤的第一格里放一粒麥子,第二格里放二粒麥子,第三格里放四粒麥子。照這樣每格內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棋盤的64格放滿就行了。國王聽完后欣然的答應了。然后我就問學生,如果你是國王,你能否答應他的請求?班級里形成了兩派,有的說能答應他的請求,有的說不能。于是,我就領著學生算一算這位發明者所要的麥子究竟有多少:1+2+22+23+24+……262+263=18,446,744,073,
709,551,615(粒)。算完以后,我又問這些麥粒多不多,學生中還是存在著兩種相反的意見,我就告訴他們這些麥粒,大約是四百多萬億公斤,相當于全世界兩千年生產的全部小麥!當我把這句話說完以后,全班沸騰了,我已經完全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我就順勢問國王犯了什么錯誤?于是水道渠成地進入了所要學的新課內容:事物的發展是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由此可見,這個故事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活動中來,不僅運用到了數學知識,還讓學生明白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再次,妙用“游戲、競賽”激發“主人翁精神”。不同凡響的教學環節,獨具匠心的技巧設計,不僅使學生愛學、樂學,而且可以化知識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充分動口、動眼、動腦、動手、查字典、寫要點、劃批注,同時還要適時設疑激趣,把學生的思維引向積極狀態。激發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所以,我通過游戲、競賽的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對哲學知識的討論。我常用圖表對知識要點進行小結,并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由學生推薦代表參與搶答。例如,在歸納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時,我設置了圖1;在講發展的觀點時,設置了圖2。

這種方法激發了學生的“主人翁精神”,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有利于學生對哲學知識的內化。
二、把《哲學》的應用通俗化,讓學生到生活中體驗哲學
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術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職校開設《哲學》課程,并不一定能使學生成為哲人,但最起碼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做個智者。哲學是一門“愛智慧”學科,它被稱為科學之科學,它可以為具體科學提供方法論的指導,確實能夠帶給人幸福的生活,帶給人真、善、美、慧的人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少走彎路,讓學生受益終身。例如,在講“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這個框題時,我設置了“尋找商機”這樣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在市區一塊面積100畝的土地將被規劃建成商品房住宅區,請問商品房的破土動工將給我們各行業帶來什么商機?這個題目一提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積極參與出謀獻策,指出商品房的興建可以給建材工業、裝修設計、家具行業、物業管理、交通、學校、菜市場、餐飲業等多個行業帶來商機。設計這樣的應用型題目,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哲學的實用性,讓學生領會到:因果聯系是普遍的、具體的、有條件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結果,甚至一因多果,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根據某種原因,預見事物發展的結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對后果的科學預見,才能指導自己的具體行動,促使事物向人們所期望的結果發展。這個題目也有助于職校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今后更好地把握就業、創業的機會。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