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華榮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口腔科,南昌 330006)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全身疾病,同時口內有許多殘冠、殘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用固定義齒修復,有利于提高咀嚼力,恢復咀嚼功能[1],老年人更愿意接受。保留殘冠、殘根的冠橋修復經臨床證實可獲得較好的效果[2]。隨著根管治療技術的不斷完善,材料科學的快速發展,樁核冠修復在臨床已廣泛應用[3]。但對老年人保留殘冠、殘根后的上頜或下頜全牙列烤瓷修復少見報道。筆者對老年人殘冠、殘根患者采用全牙列烤瓷修復,經3年的隨訪觀察,獲得了滿意的修復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門診就診的牙列缺損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 58~82歲。均保存經治療的殘根、殘冠患者。其中上、下頜均烤瓷修復10例;單頜全牙列烤瓷修復26例。26例單頜全牙列烤瓷修復的對頜牙為自然牙列2例,部分固定義齒19例,活動義齒3例,全口義齒2例。所有患者余留牙牙根無松動或松動度在Ⅰ度以內。X線片顯示牙槽骨內殘根根長與根徑能滿足支持與固位,行完善根管治療,根尖周無明顯陰影。且強烈要求行固定修復者。
1.2.1 基牙的選擇及基牙牙根的標準
修復時對患者口腔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包括余留牙的多少、位置、松動、拔牙創口愈合情況等。拍曲面斷層片,必要時加拍根尖片,以觀察牙槽骨吸收情況,根尖周有無炎癥及根管治療是否完整。選擇作為基牙牙根的標準為:①牙根無松動或松動度在Ⅰ度以內;②根尖周無明顯炎癥,齒槽骨吸收不超過根長1/2;③已行根管治療效果完好;④根面至少應平齊齦緣。
1.2.2 基牙預備
根管治療后的基牙牙根按間接樁核法制備樁核[4]。樁核的高度僅恢復至牙冠的1/2左右。對制備了樁核的牙根及其他基牙均按烤瓷冠的要求行基牙預備,去除全部倒凹,使各基牙有共同就位道,同時注意對牙合的調整。常規制取印模,印模后以蠟記錄垂直距離及牙合關系。如原遺留牙牙合關系者則在基牙預備前即可印模記錄牙合關系;如無正常咬合關系者,需要重新建牙合。采用面形觀察法確定垂直距離。在患者上、下牙合之間放置蠟塊咬合,如果上、下唇剛剛接觸,面部比例恰當,面形自然,試著咬合又很舒適就說明垂直距離一定是合適的,不需要測量。
1.2.3 烤瓷的制作
全牙列烤瓷修復的橋架包括固位體冠及橋體,全部固位體及橋體均連接成一體,整體鑄造完成。根據最初設計,選用鎳鉻合金或鈦合金鑄造金屬,金屬橋架試戴合適后,再行鎳鉻合金烤瓷或鈦合金烤瓷修復。
1.2.4 試戴、復查及黏固
全牙列烤瓷完成之后,需在就位及調牙合后試戴1~2周。試戴過程注意檢查有無食物堆積及對牙齦的刺激,并了解咀嚼功能等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修整。試戴合適后永久黏固。此后仍應隨時復診,以了解并處理新出現的問題。
36例患者中,采用鎳鉻合金烤瓷修復26例,鈦合金烤瓷修復10例。所有患者隨訪3年,所有患者咀嚼功能好,感覺舒適及無異物感。2例患者牙槽骨有明顯吸收;2例后牙橋體頰側表面堆積食物,牙齦邊緣充血;1例下頜游離端缺失患者牙面烤瓷部分脫落;5例經強化口腔衛生措施,每隔6~12個月進行潔治及藥物治療,調改烤瓷脫落牙面外形,均獲得改善。
老年人由于齲齒、牙周病等原因所致多數牙甚至全牙列殘根、殘冠很常見,多伴有牙齒的缺失。常規修復方法是在拔除后行部分活動義齒或全口義齒修復。部分活動義齒及全口義齒的咀嚼效能及舒適性等方面不如固定義齒。筆者對老年人保留多數殘根或殘冠,經治療后以樁核恢復用作烤瓷修復的基牙,即使在齒槽骨吸收至根長1/2,松動在Ⅰ度左右,均可予以保留。
雖然保留殘根、殘冠的全口烤瓷修復具有許多優點,但其修復過程較為復雜。修復前應對老年人的全身狀況有所了解,決定全身疾病是否影響修復。全牙列烤瓷修復完成樁核的高度,不同于常規固定橋基牙預備,樁核在齦上的高度不宜太高,在后牙一般位于齦上3 mm即可,這樣冠根比例更為協調。適當的冠根比例是保證修復成功的重要條件,要求根樁與臨床冠的比例接近1∶1,以保證修復后患牙符合生物力學原則,降低咬合創傷[5]。各牙的軸向聚合度適當增加,有利于在基牙多、橋體跨度大的烤瓷修復時保證共同就位道,使戴牙時就位順利。常規烤瓷固定修復要求基牙負荷缺牙的咬合力,故基牙數多于或等于缺牙數。老年人雖然許多殘根、殘冠可通過治療保存,但缺牙數仍占很大比例。因此,盡量保留在不同區域所有可通過治療保存的牙根很重要。另外,由于缺牙數量及位置的不同,可出現某一部位缺牙較多,基牙集中在另一部位,如出現游離缺牙區等。但由于全牙列烤瓷修復的跨度較大,可使一側受到的咬合力傳遞到另一側,仍可完成全牙列的烤瓷修復。本組中有3例出現游離端缺失,經全牙列烤瓷修復后仍獲得較好的效果,隨診期間觀察,尚未見有基牙松動等情況發生。
全牙列烤瓷修復咬合關系的建立及咬合力的控制是其成功的關鍵。在最適頜位之上重建正中咬合關系及合適的超覆是保持余留牙牙周健康、提高咬合功能及防止義齒折裂的重要條件。有正常咬合關系的患者按原來的咬合關系修復;因牙齒嚴重磨損或缺失致咬合關系過低的患者可升高咬合,具體的垂直距離因人而異,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宜。整體制作可以對牙列起到牙周夾板的作用,配色一致。由于基牙的數量和質量的不同以及對牙合牙列情況不同,故其承受的牙合力有所減弱。另外,由于齒槽及頜骨的變化,牙齒的承受力受到影響。針對這些情況,對全牙列修復的烤瓷牙和對頜牙進行適當調整,采取適當減徑及必要的橋體減數等,以減低牙合力。
隨著保存牙醫學的發展,根管治療及牙周治療技術的不斷完善,臨床上越來越多的殘根、殘冠得到保留。對于殘根最好的修復方法是樁核冠修復。本組36例患者均采用間接樁核法。經3年的隨診觀察,獲得了滿意的修復效果。磨牙根管較細,且根分叉大,樁就位方向不一致,臨床多采用插銷式和分瓣式鑄造樁核冠對嚴重缺損的后牙進行修復治療[6]。臨床也可根據牙冠缺損壁的多少將磨牙缺損進行分類,分別選擇不同樁核修復方法,提高磨牙殘冠、殘根修復的成功率[7]。因此筆者認為:①對老年人行全牙列烤瓷修復,應盡量保留所遺留的殘冠、殘根,以制備成更有利于患者的修復體。②修復前還需要保持牙周組織的健康狀態,對有牙結石的患者應先進行牙周潔治或刮治,建立健康的齦溝;對有牙齦炎的患者應先進行治療,待其好轉后方可修復。修復過程中,注意對牙周組織的保護。③在牙體預備前、預備后及烤瓷修復體黏固前應用排齦技術,避免損傷牙齦組織[8]。修復體邊緣應密合,邊緣適合性好。老年人口腔狀況變化較大,定期檢查可發現有無牙齦萎縮、有無齦炎發生、牙面烤瓷有無脫落及基牙牙槽骨的變化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根據檢查情況,指導其口腔衛生保健及進行必要的補充治療。
[1] 劉洪臣,儲冰峰,王燕一.老年口腔修復的特點[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4,2(2):104-107.
[2] 施生根,牛忠英.殘冠殘根的保存治療與修復Ⅳ.殘冠殘根的修復與利用[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5,40(4):343-345.
[3] 田力麗,梁偉,李凌昊,等.纖維樁與金屬樁核修復磨牙牙體缺損的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8,9(4):280-282.
[4] 馬軒祥.口腔修復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5.
[5] Arhun N,A rman N,Ungor M,et al.A conservative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improved aesthetic results with tranmatised anterior teeth[J].Br Pent J,2006,201(8):509-512.
[6] 陳婷,詹若軍.插銷式和分瓣式鑄造樁核冠修復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08,28(4):471-472.
[7] 索萬奎.磨牙缺損樁核修復的臨床探討[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9,10(2):79-81.
[8] 樊聰,馮海蘭,何建新.應用排齦技術減少臨床牙齦損傷[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1,15(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