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晞
(江蘇省連云港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連云港 222001)
近年來,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對食品需求結構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使中國奶業迎來了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我國奶業在高速發展和規模擴張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如養殖不規范、鋪攤子、無序發展和競爭、追求數量、重醫治輕飼養等問題,奶業陷入低質量增長之中。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底毒奶粉事件,給乳品消費蒙上了陰影,乳品質量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乳品安全何在?從原料奶源頭抓起,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成為關鍵。
奶牛養殖企業現有奶牛種群品種繁多,生產能力參差不齊,制約著生鮮乳產量與質量,不利于企業做大做強。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投入必要資金從國外引進良種荷斯坦等高產奶牛品種,或引進高產奶牛凍精,改良現有奶牛種群,提高生鮮乳產量與品質。
一是實施標準化的奶牛養殖小區建設。按照科學的養殖布局,做好小區奶牛場選址與布局,合理規劃奶牛場五區:管理區、輔助區、生產區、糞便處理區和病牛隔離區。二是實施優質牧草配套生產。大力推廣優良的牧草種植,如禾本科雜交狼尾草、豆科紫花苜蓿、牧草作物青飼玉米與青飼高粱、葉菜類聚合草(俄羅斯飼料菜)等,保證奶牛的優質食草充裕供應。
由于企業長期追求數量與效益,形成了反芻動物營養、獸醫、繁殖人才培養滯后,目前大多數養殖場從業人員的文化程度和專業水平普遍偏低,未能達到有效建立科學、規范化養殖奶牛的長效機制,制約著乳業的健康發展。培養企業高水平、專業化養殖人員成為當務之急。要從奶牛場環境衛生與奶牛防疫、奶牛飼養管理技術規范、飼料營養配制、奶牛的繁殖技術及奶牛場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為基礎內容,培養出一大批適應規模化標準化生產需要的養殖人員,聘用專業的動物營養師和獸醫師,必要時與農業高校教授專家建立技術指導熱線,指導奶牛場實施規范化生產。
隨著奶牛規模化養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牧業養殖小區的發展,機械化擠奶已成為小區建設和規模化奶牛養殖場所面對的現實技術問題。機械化擠奶是現代農業安全生產農產品的基本要求,機械化擠奶設備既有利于保證原料乳的質量,又可以提高擠奶量,節省勞動,增加農民收入。機械化擠奶設備主要分三類,有廳式擠奶設備、管道式擠奶設備和小型擠奶車。突顯了自動計量、全自動清洗消毒、經濟實用、可移動作業等優點。機械化擠奶設備推廣應用大大減少人工勞動量,減少奶牛乳房炎發病率等。
生鮮乳收購站是乳品加工的原料中轉站,收購站要嚴格按照《生鮮乳收購管理辦法》及《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管理技術規范》規定,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穩定奶源和規范購銷合同、有冷藏貯奶設施和質量檢測設備、有完整的購銷臺帳、有質量安全承諾及檢驗記錄等相關軟硬件,以及有必備的冷鏈運輸設備等。
嚴格防控奶牛常發疾病,認真做好奶牛防疫,場地消毒滅源工作,定期開展奶牛驅蟲,嚴格實施病死奶牛的無害化處理。每年定期實施布病、結核病兩病監測,強制淘汰陽性病牛,保持牛群整體健康。定期對養殖人員實行健康檢查,嚴控人畜共患病的交叉感染與發病。
嚴格實施生鮮乳生產的全程質量控制。一是牧草質量控制。抓好牧草選種、種植、采割運輸、青貯氨化,監控牧草種植田周圍3 km內無污染源,保障牧草質量。二是飼養質量控制。做到飼草衛生無霉變,不添加使用動物源性飼料血粉、魚粉等。根據不同日齡的泌乳牛,精料中適量添加豆制品,提高蛋白供應。足量供應清潔衛生飲用水。三是疫病防控。切實抓好奶牛常發疾病的防控工作,定期開展奶牛防疫消毒工作,定期開展布病、結核病兩病監測,強制淘汰陽性病牛,保持牛群整體健康。四是擠奶質量控制。嚴格奶牛乳房清洗,擠奶設備清洗消毒等,謹防原料奶受到污染。五是收購生鮮乳質量控制。做好收購站生鮮乳收購儲藏,穩定生鮮乳渠道來源,嚴格冷鏈運輸,及時開展原料奶質量檢測,嚴拒不合格原料奶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