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馬桂東
精制動物疫苗 呵護人類健康
——專訪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來根
本刊記者 馬桂東
這兩年,全世界范圍內發生了多次重大的動物疫病疫情,對養殖業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幸運的是人們還能享用到安全、健康的動物產品,這既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養殖業者的堅持,同時我們也應該感謝廣大的動物疫苗生產企業,是他們生產的疫苗為養殖業建立了一道無形的防護網。在豬病疫苗研發、生產領域頗有建樹的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就是這些企業中頗有代表性的企業。近日,筆者有幸采訪了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來根先生。
《獸醫導刊》: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經過6年的發展,已在獸用生物制品行業占有重要的一席,請簡單介紹一下貴公司這6年的發展歷程及現狀。

胡來根: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經農業部批準,于2004年投資1.6億元人民幣組建的集獸用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高新技術生產企業,是上市公司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擁有3個通過GMP驗證的疫苗生產車間,包括6條滅活疫苗生產線和4條活疫苗生產線(其中包括1條獨立的豬瘟活疫苗(脾淋源)生產線)、7條獨立的分裝線,凈化區域達到9 247平方米。公司按GMP標準和要求設計并建造了生物安全實驗室、質檢室以及實驗動物房和辦公大樓。年生產動物疫苗150億頭(羽)份。成都天邦視產品質量為生命,視信譽為使命,為了生產出優質疫苗產品,于2008年3月嚴格按照GMP的規范修建了一座環境優雅、配套設施齊全、國內目前為數不多的大型豬瘟脾淋毒組織生產基地及實驗動物中心,可年產1.8億~2.4億頭份豬瘟脾淋弱毒疫苗,真正做到了核心原材料的自給自足,讓養殖戶用得更加放心。
2006年,公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確定為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四川農業大學動科院的博士工作站,并被指定為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是中國動物保健品行業50強企業,2008年12月,公司被授予“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成都天邦為了長期穩定發展,先后與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和四川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建立了廣泛深入的合作,共同研制和開發具有前瞻性的獸用生物制品,受讓并生產市場急需的國際先進科研成果產品,確保了公司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可持續發展。公司與四川農業大學聯合研制和申報的國家一類新獸藥鴨傳染性漿膜炎滅活疫苗,目前產品已上市銷售;以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核心技術作先導,研制的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也已上市。

圖2 成都天邦經常對員工進行培訓
通過不懈努力,公司已擁有經國家農業部批準的35個產品生產文號,逐步形成了以市場需求為龍頭,以主打產品見長,以特色產品創品牌的生產經營和服務模式。目前已實現生產豬瘟系列疫苗、偽狂犬病活疫苗、仔豬大腸桿菌三價滅活苗、雞新城疫活疫苗、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兔病毒性出血熱滅活疫苗等產品,主打產品豬瘟系列有豬瘟脾淋弱毒疫苗、豬瘟弱毒細胞苗(10倍濃縮)和擁有獨家生產權的2℃~8℃保存豬瘟耐熱保護劑弱毒細胞苗系列產品。公司秉承開發重點特色產品的發展理念,嚴格要求產品質量,一些特色產品的主要內控指標高于國家標準,全國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受到了用戶的廣泛好評。
《獸醫導刊》: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始終致力于豬病疫苗的研發生產,其中有哪些產品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胡來根:我公司的豬瘟疫苗(兔源、細胞源)、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偽狂犬活疫苗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反響。
《獸醫導刊》:最近在產品研發和產品推廣方面有新的計劃嗎?
胡來根:2009年底,我公司的一類新獸藥-鴨漿膜炎滅活疫苗獲得生產批文(批準文號:[2009]220012151)。2010年3月,我公司又成功獲得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批準,成為全國首家獲得批準進口SPF種蛋用于生產、檢驗、研發的動物疫苗廠,以解決胚源疫苗的外源病毒污染問題。雞胚是生產胚源疫苗的主要原材料。使用國內現有雞胚生產疫苗,要解決產品中外源病毒污染問題難度大。所以,動物疫苗產品中外源病毒污染問題一直是業內、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產品使用者非常關注的難點問題。有了高質量的SPF胚源,解決胚源疫苗的外源病毒污染才有可能。我公司將從生產用種毒、進口SPF胚的使用及生產過程控制等方面著手,解決產品中外源病毒污染問題,用高質量的動物疫苗服務于我國養殖業。

圖3 工作人員正在認真進行質量檢測
《獸醫導刊》: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008年12月被授予“高新技術產業”稱號,請您介紹一下貴公司在科研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所做的工作?
胡來根:我公司擁有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成果、專利技術生產—雞新城疫活疫苗CS2株,該產品在全國僅有4、5個廠家掌握了其生產技術。我公司在2006年從中國獸藥監察所獨家技術轉讓了豬瘟耐熱保護劑疫苗,該疫苗用特殊的耐熱保護劑,使產品能在2℃~8℃的條件下就可以保存,不需要零下15℃的凍庫或冰柜進行保存,大大方便了運輸和保存。2009年公司與四川農業大學聯合研制和申報的國家一類新獸藥鴨傳染性漿膜炎滅活疫苗;以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核心技術作先導,研制的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均取得了生產批文。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的細胞懸浮培養技術和人才,開展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已取得很好的進展。這項技術解決了用雞胚作為原材料的傳統生產工藝導致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偏差和處理大量廢胚的難度大、存在環境污染和生物安全隱患等問題。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會給國內動物生物制品的生產帶來革命性變化。
《獸醫導刊》:近兩年,養豬行業飽受疫病的蹂躪,豬的存欄量起伏變化很大,您預計今后兩年的豬用生物制品市場前景如何?
胡來根:我國是豬肉生產和消費大國,幾乎每餐都要烹食豬肉。2009年底我國母豬的存欄量指數并未達到均衡水平,母豬存欄量偏低,這會直接影響生豬的供應量,生豬市場會出現短暫的短缺。所以我預計未來兩年,豬肉市場形勢會有所好轉,而豬肉價格會隨之提升,從而刺激廣大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促進生豬存欄量的增長,這將為豬用生物制品提供更廣闊的市場。
《獸醫導刊》:3月1日起施行的《獸藥經營管理規范》將給獸藥經營行業帶來一場全新的變革。您認為這種變化會給獸藥生產企業的銷售渠道布局產生重要影響嗎?貴公司將如何應對這種可能的變化?
胡來根:《獸藥經營管理規范》也叫GSP,就如同當年的GMP一樣是國家為了規范獸藥的生產、銷售和管理,到時,不達標準的獸藥經營企業將被迫退出獸藥市場。GSP的實施將讓目前混亂的獸藥銷售市場情形得到扭轉,獸藥生產企業在選擇經銷商時將不得不審查經銷商的GSP證書,以保證自己的產品能順利推廣。面對這種變化,我公司將積極應對,不斷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在選擇經銷商時將更加慎重和嚴格。
同時,國內畜牧業養殖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散養方式在逐漸減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在整個養殖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養殖從業者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對疫病的防疫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在畜牧業養殖方式以散養和小規模養殖為主的時代,從業者主要關注的是產品價格;目前,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產品的質量以及質量的穩定。為此,公司將目標定位為:用品質和技術將公司鑄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物疫苗公司。其中產品的市場形象:安全、穩定。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評價達到國際知名品牌,外源病毒嚴格控制,效價穩定,效果確實。產品的客戶定位:終端養殖場為主。除進入規模化養殖企業外,將在種畜、種禽場中有一定影響和市場份額。
《獸醫導刊》:有人將中國生物制品企業稱為“還處于重復生產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胡來根:動物生物制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是需要大量的技術投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自2003年以來,國家制定了《獸藥生產管理規范》,對獸藥生產企業全面進行GMP認證。因此,生產企業的工藝設備和條件有了極大地改善,關鍵工藝設備基本為國際知名品牌,硬件設施和生產環境達到國際同行企業的先進水平。但由于國內獸用生物制品市場份額中,重大疫病防控經費占三分之二以上。部分企業工作重點放在這類產品的生產和市場銷售上,對于市場銷售的常規防疫用疫苗的質量控制和技術服務及產品研發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足,對這些產品的銷售策略還是采取低價競爭,致使產品使用者對國產產品質量的信任度不高,難以與國外知名同行企業形成有效地市場競爭。近年來,國內部分企業通過原材料、生產工藝的改進和質量關鍵點的控制,致力于提高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穩定性。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企業一定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獸用生物制品,服務于我國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中國生物制品企業會成為真正的高新技術企業。

圖4 成都天邦潔凈的車間走廊
《獸醫導刊》:請您談談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將來發展的方向和企業下一步的目標。
胡來根:公司未來將繼續重視新產品開發和人才培養,并引進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水平、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精耕細作,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我們將以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技術服務、一流的管理為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以動物疫苗為基礎的產業鏈,通過技術和品牌打造企業優勢,并最終實現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生物制品企業。
胡來根簡介:
1986.9-1998.12,江蘇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歷任副研究員、副所長;從事動物遺體育種,飼料營養研究,分管產品開發。
1999.1-2001.12,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人民政府任科技副縣長,協管全縣農業科技工作。
2001.1-2003.8,江蘇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任副所長、所長,組建研究所,研究所全面管理。
2003.8-2009.9,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總經理,分管銷售、公司全面經營管理。
2009.10至今,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公司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