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明,周秋平
(海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海南海口 570203)
海南島四面環海,溫暖潮濕,氣候宜人,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發展畜牧業具有良好的區域優勢。同時,海南省區域范圍小,市縣數量少,又是經濟特區,政府行政實行省直管市縣的特殊政策,有利于推進獸醫體制改革。海南開展無規定動物疫病區(以下簡稱“無疫區”)建設,在疫病防控、政府政策支持及財政保障等方面都比較容易實施和落實。海南省無疫區始建于1999年,2002年被農業部列為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建設,2009年底率先通過農業部評估,成為我國第一個無疫區,標志著我國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進入了新階段,是海南乃至國內畜牧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現就開展動物衛生風險評估工作介紹如下:
1999年海南省被列入國家無疫區項目建設,給予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實行畜禽區域化管理,限制或禁止島外動物及動物產品入島。中央先后投資了1.06億元開展海南無疫區建設。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視,抓住發展機遇,大力推進海南省畜牧業發展,先后配套資金4 451萬元,重點推進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同時相繼出臺了《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海南省引入省外動物及動物產品管理辦法》、《海南省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海南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應急預案》、《海南省口蹄疫應急實施方案》、《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監管管理制度》、《動物檢疫申報制度》、《動物疫情監測及分析評估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形成相對完善的海南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法規體系。

經過近10年的建設,海南省已建立健全了獸醫工作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動物疫情監測體系、動物防疫屏障體系和法律標準規范體系等6大體系建設,構筑了無疫區建設的基礎核心。從省到市縣一級均成立了畜牧獸醫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衛生監督所,并完善了鄉鎮獸醫站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全省劃成東南西北4個區域,建立了4個動物疫情測報站,分別負責所在區域動物疫情的監測和預警預報,建成完善的動物疫情報告網絡,具備對重大動物疫病進行疫情監測、風險評估和疫情預警預報的能力。同時,建立了4個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分中心,分別負責所在區域動物疫病病原的流調、監測、分析及統計工作。建立9個省際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2個無害化處理廠和2個動物檢疫隔離觀察場,對從海南島外引入的動物、動物產品、動物排泄物和以動物排泄物為原料的混合料實施報檢制度和實驗室檢測制度。
(一)加強監測措施 海南省農業廳每年下發重大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在高密度免疫的基礎上,對口蹄疫進行監測和評估。重點監測規模飼養場、種畜場、交易市場、屠宰場以及近幾年發生不明病因畜類死亡的地區,并在曾經發生過口蹄疫疫情的地區定期開展口蹄疫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做好疫情風險的評估、預警、預報。
1.免疫效果監測。以行政村、規模飼養場、屠宰場等為監測單元,采取日常監測與集中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將免疫抗體監測結果是否合格作為衡量市縣獸醫主管部門防控工作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作為查漏補缺的依據。
2.病原監測。按照省級監測與市縣監測相結合,日常監測與集中監測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各級獸醫實驗室的作用,全面開展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監測工作。同時,在產地檢疫、屠宰檢疫、流通監管等過程中,對發現可疑病例進行監測,或對舉報疫情進行的核查、監測。
3.開展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是遏制或防止該病傳播的主要措施。海南省根據國家的流行病學調查任務,結合本省實際,每年都制定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并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加強對口岸、沿海及老疫區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二)綜合防控措施
1.免疫。海南省農業廳每年制定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方案,落實各項保障工作,全面開展春秋季和常年的豬、牛、羊強制免疫。同時,實行政府負總責,建立健全責任制,派出督導組加強對各市縣的監督和指導,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免疫抗體效果考核制度,實行常年監測、集中監測和隨機抽檢監測相結合的免疫效果評價工作機制,以免疫抗體監測為主要內容,將抗體監測結果是否達到要求作為衡量市縣獸醫主管部門免疫工作成績的考核指標,作為免疫查漏補缺的依據,并在媒體上進行通報,以此確保強制免疫的質量。
2.檢疫。海南省重點抓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以及引入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監督。產地檢疫嚴格實行報檢制度。根據家畜飼養情況,在飼養密集、交通便利等地建立和布局產地檢疫報檢點,公開報檢電話,隨時到場、到戶或到點實施產地檢疫。對檢疫合格的,依法出具產地檢疫合格證明;不合格的,依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屠宰檢疫嚴格準入制度。待宰牲畜必須憑三證一標(即檢疫證、運載工具消毒證、動物免疫證、動物免疫標識)進入屠宰場,對宰前宰后實施檢疫合格的,出具產品檢疫合格證,并憑檢疫合格證明上市交易,不合格的,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
3.應急。海南省先后出臺實施了《海南省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海南省口蹄疫疫情應急實施方案》和《海南省牲畜口蹄疫防治經費管理的若干規定》等規范制度,建立了省、市縣、鄉鎮三級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指揮機構,組建了省、市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專家組及應急預備隊,加強了省、市縣應急物資儲備與管理,通過舉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演練,著實增強有關部門應對疫情的實戰能力和協調合作能力。
4.流通控制。主要從規范動物防疫條件、強化調運申報、加強流通監管等方面對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流通控制。
首先,強化調運管理。一是動物及動物產品必須從指定口岸和專用通道進出本省,并接受監督檢查;二是省內動物調運,必須申報檢疫,經產地檢疫合格后方可調運;三是聯合工商部門加強農貿市場等流通領域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防疫監督管理,督促市場管理者落實有關消毒、憑證交易等各項制度。各市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檢查轄區內農貿市場檢疫監管,實行日常巡查制度和日常檢疫監督制度,發現違規行為,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查處。
其次,實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制度。從事動物及動物產品經營、加工、儲存、調運等場所,必須具備國家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并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方能從事相關活動。
5.外來動物疫情控制。為阻止外來口蹄疫的傳入,依照《動物防疫法》和《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規定,加強了省外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引入管理。2009年又出臺實施了《海南省引入省外動物和動物產品管理辦法》,對引入省外動物和動物產品實行報檢和產地查詢制度,并指定引入口岸,設立專用通道,到達口岸后經檢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對檢出口蹄疫感染抗體呈陽性的豬、羊及其同群畜依法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同時追溯最近三個月來自同一產地的引入動物健康狀況,與產地有關部門進行溝通,進一步了解產地疫病情況。同時加強口岸檢疫、檢測,嚴格控制未來三個月同一產地易感動物的引入,嚴防外來動物疫情的傳入。
6.聯防協作。海南省參與周邊六省11城市聯防會議、三省6市聯席會議,積極開展防控合作,形成區域聯防合作網絡。同時,與引入本省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省區建立了聯合防控的合作關系,積極開展互訪、溝通活動,營造齊抓共管機制,一旦發現疑似染疫或檢出陽性病例情況,及時通報相關信息,依法進行處置,以確保進出本省動物及動物產品衛生質量安全。
海南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順利通過農業部專家組現場驗收后,評估驗收組組長、中國動物衛生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馬洪超代表專家組對我省“無疫區”現場驗收總體情況給予較高的評價。他說,像海南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這樣嚴格系統的評審,在全國是第一次。按照《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技術規范》的要求,通過11天的現場考察、評審,達到了國家考核驗收規定的工作要求,同意通過現場評審。農業部獸醫局副局長張弘在評估匯報會上對我省無疫區通過評估驗收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海南敢為天下先,自加壓力,主動申請,基礎工作扎實,順利通過評估專家組的現場評審,這是一個突破點,對于推動海南畜牧業乃至全國畜牧業的發展,提高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無疫區建設,海南省畜牧業實現歷史性飛越,從 2004年開始,海南省結束了從省外調進生豬的歷史,實現了肉食自給,2005年,海南省部分生豬、文昌雞開始走出海南島,走向國內、國際市場。海南無疫區經過10年建設,建立健全了“六大體系”、“四大機制”,產生了“五大品牌效益”,并連續10年保持重大動物疫情零發生,為推動海南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農民增收和全省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海南將以此為契機,夯實基礎,繼續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可邁進。
海南省口蹄疫免疫無疫區建設資料
2009年年底,經過現場評估驗收,海南省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一致通過農業部專家組的現場評審,評估專家組認為:海南島口蹄疫達到免疫無疫區標準。
海南自1999年開始被農業部列入全國“無疫區”建設范圍,2002年,農業部決定,按照國際標準,建設海南等5個“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經過10年的建設,海南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發生了根本變化,構建了獸醫工作、動物防疫、防疫監督、疫情監測、防疫屏障和法規等六大體系,畜禽動物做到100%強制免疫,連續10年保持重大動物疫情零發生。在此基礎上,2009年初,海南省政府正式向農業部提出現場評估驗收的申請,成為全國首個提出申請的示范區。
2009年11月15日,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海南省免疫無口蹄疫現場評審的函》的要求,全國動物衛生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辦公室組成“海南省免疫無口蹄疫區評估專家組”到海南進行現場評估驗收。
評估專家組根據農業部制定《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技術規范》等相關程序和標準,經過11天時間的現場查看、評審,一致認為:海南省免疫口蹄疫區的基礎體系建設,區域區劃措施及檢疫監管能力可以保障海南省免疫無口蹄疫區各項動物衛生措施得到切實落實,有效防范外源風險,對內源風險也能及時發現,具備維持免疫無口蹄疫的能力,口蹄疫達到免疫無疫區標準,建議農業部予以通過現場評審。
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動物衛生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馬洪超說,海南省免疫無口蹄疫區建設區域地理界限清楚、設計合理、符合規定動物疫病防控要求。自然屏障方面,豬牛羊及野豬、鹿等口蹄疫易感動物不能從大陸或其他國家和地區自然進入海南島。人工屏障方面,目前,進入海南島動物及動物產品除經海南省動物衛生監督所審核批準后,由指定通道引入島內外,很難通過其他途徑進出海南島。得天獨厚的自然屏障與完善的人工屏障構成了完整的屏障保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