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醫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目前中醫治療主要以陰虛燥熱立論,采取滋陰清熱法。為探討老年糖尿病腎病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加減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1]。
1.1 一般資料 100例確診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50例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50~80歲,平均68歲;對照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齡55~75歲,平均65歲。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觀察指標 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液黏度等5項指標、24 h尿蛋白定量。全部患者均治療2個月,進行兩組的癥狀、體征及各項檢查指標變化比較。
2.1 對照組 根據血糖水平選擇格列喹酮片(北京萬輝雙鶴藥廠)60~150 mg/d口服;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水平維持在4~6 mmol/L,餐后2 h血糖4~8 mmol/L,血糖控制不理想,給予胰島素治療。根據患者血壓水平選擇鹽酸貝那普利片(北京諾華制藥廠)10 mg,每日1~2次口服,以降低腎小球內壓、減少尿蛋白排出。
2.2 治療組 采用中西藥結合方法,即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中藥加減湯劑(組方:制附片15 g,白術20 g,茯芩30 g,淫羊藿20 g, 生姜20 g,黃芪30 g,丹參20 g,川芎15 g,山藥15 g,杜仲15 g。將上藥加水煎煮濃縮至藥液200 mL,分2次早晚溫服,每日1劑。兩組療程均為2個月。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消渴病(糖尿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定。臨床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尿蛋白定量降至正常,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尿蛋白定量降至正常或下降≥0.5,腎功能指標下降≥0.25或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尿蛋白定量有所下降,腎功能有所改善,但均不足顯效標準;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或惡化,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升高。
3.2 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例(%)
本研究方中制附片溫陽散寒[3],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附子含烏頭堿等多種生物堿,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能增加尿中17-酮類固醇的排泄,對某些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興奮迷走神經中樞和強心;淫羊藿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明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拮抗氧自由基和組織勻漿產生過氧化脂質的作用,降低過氧化脂質水平,改善組織的自由基代謝平衡機制,可降低家兔全血黏度,降低健康人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加快血液循環,對抗兔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紅細胞的聚集及體外血栓的形成;黃芪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具有增加腎血流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微循環、抗缺氧等作用,對腎小球基底膜的電荷屏障和機械屏障均有保護作用。全方合用,共奏攻補兼施、標本兼治之功。
[1]周希靜.糖尿病腎的治療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3,4(10):559-560.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醫科技出版社,2002:236.
[3]賈敏,王明艷.溫陽藥對環磷酰氨誘發MN的抑制作用[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5,1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