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電影《拆彈部隊》斬獲了奧斯卡金獎。隨之,影片中的主角——拆彈部隊引起了人們的熱切關注。這項工作真的有這么危險嗎?真實的拆彈部隊是怎樣的呢?中國“拆彈部隊”發展水平如何?又有怎樣驚心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我們自己的拆彈部隊……
中國拆彈水平處世界前列
拆彈部隊在部隊中是一個特殊的兵種,他們主要負責拆除發現的各式彈藥的引信,然后再將彈藥移至安全地帶集中銷毀。我們國家大規模拆彈的歷史,應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開始的時候,許多程序不是那么規范,使用的拆彈機具也基本屬于第一代,比較笨重,好多環節都是人工作業,因此出現了一些傷亡事故。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拆彈部隊的作業水平也很快提高。現在拆彈部隊在拆彈時,使用的是第二代機具,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拆彈部隊的設備、機械在國際上已處世界前列了。與此同時的第三代機具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中。現在,拆彈部隊在拆毀危險炮彈時,尤其是那些帶引信、彈力引信的炮彈,已經可以實現人機完全隔離。
維和人員拆彈8700多枚
自1990年開始,我國每年向聯合國派遣軍事觀察員執行維和任務。近20年,我國共派出軍事人員、警察和民事官員1.4萬余人次,參加了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我國派出的“拆彈部隊”共排除地雷和各種爆炸物8700多枚。
2010年3月15日上午,我國第六批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掃雷作業分隊前往黎以邊境素有“死亡地帶”之稱的雷患區域,進行清排作業。頭戴防護面罩、身穿厚厚防護服的中國掃雷作業手,時而彎著腰用探雷器來回探測,用噴漆或小紅旗做好標示,時而雙膝跪在地上用掃雷專用工具進行挖掘,幾乎是以厘米的進度向前推進。掃雷作業手每次要連續作業兩個小時,每天要工作6個小時以上。想想看在雜草叢生的雷場中,置身于悶熱無比的工作服里,除了地雷的威脅外,他們還要時刻提防毒蛇、蝎子,這是一件多么艱難的工作啊。在如此高危、高溫、高強度的情形下,我們的拆彈部隊曾創下到達任務區5個月中,排除地雷近百枚并 “零傷亡”的奇跡。
不一樣的“拆彈”故事
電影《拆彈部隊》里講的故事你可能認為離我們太遠,因為那是一個剛發生過戰爭的地區,出現的炸彈都是實打實的“鐵疙瘩”,威力巨大,如果不小心失敗,連穿著防護服的拆彈隊員都能被炸死,這在我們國家肯定是不存在的。但下面的這個真實的故事會讓你驚心動魄。
那是2004年冬季的一天,某報銷武器銷毀站突然接到部隊駐地公安局的電話,讓他們協助拆一個炸藥包。炸藥包是在高速公路的橋上發現的,裝在一個旅行包里。當地一個農民以為是好東西,把旅行包撿回了家。結果打開一看,里面全是雷管。小小的旅行包里,整整裝了13個雷管。也許是搞這個炸藥包的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雷管的連接線非常亂,僅僅是判斷電線的正負極就特別困難。五六公斤的炸藥包一旦被引爆,威力會非常大。負責拆除的隊員們小心翼翼地先把雷管連線拆除掉,然后用水把炸藥稀釋掉,再給雷管短路,最后把短路的那些雷管拉回到銷毀站,用燒毀爐燒毀。事后想想,如果那位農民不管不顧自己去拆,或者是公安局的人拆,人體產生的靜電就有可能引爆這些雷管,造成巨大危險。
小鏈接
世界拆彈部隊大比拼
英國拆彈部隊城市經驗最豐富
在二戰中表現突出的英國拆彈部隊,戰后繼續接受新的考驗。為了獨立不惜拼死一戰的愛爾蘭共和軍,頻頻在大英本土安置炸彈,連蒙巴頓勛爵都被他們炸死。英國拆彈部隊在這種險惡局勢下,越發鍛造得精銳果決。
以色列拆彈部隊拆彈效率最高
以色列建國之后,一直處在敵對阿拉伯國家包圍之中,戰爭成為家常便飯。因此以色列也擁有世界上最高效的拆彈部隊。無論在本土防范恐怖襲擊,還是在占領區排除當地人激進的抵抗,都離不開拆彈部隊的艱辛工作。以色列在拆彈方面也頗有創舉。比如,對于懷疑藏有炸彈的房屋,他們會動用裝甲加強的推土機直接把房子平掉,以免造成人員傷亡。
美國拆彈部隊露臉機會最多
美國國內的環境要“安穩”一些,但他們在地球上四處派兵,駐軍面臨的極端抵抗也不少。遠的有越南戰爭,近的有從2003年就陷入的伊拉克泥潭。可以說,正是伊拉克的長期僵局,讓美國拆彈部隊也有了更多露臉的機會。為了保衛修筑到別人家里的防線,美國人在拆彈技術上,把“財大氣粗”的特性發揚得繪聲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