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天然氣資源雖較豐富,但仍依賴能源進口
人們在東歐國家增加能源進口,特別是增加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大背景下,常可聽到“該地區沒有多少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說法。可是,據俄媒體最新公布的資料可見,“實際并不是這樣的”。
因為早在1949—1951年,有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參與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經互會)就曾編制出第一份有關東歐的石油和天然氣資產表。據此文件可知,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具有依靠本國油氣開采或相互供應,至少能保證自身能源需求增長25%或35%~55%的實力。但是,從1960年,東歐國家出于經濟與政治原因,就曾草擬了專門從俄進口油氣的計劃。
現在,這些東歐國家對俄油氣的需求有所增加并同時利用各種對外政治“計謀”,以達到一心要從前蘇聯地區,特別是從俄進口低價油氣,或迫使俄聯邦繼續向東歐擴大供應油氣的目的。其實,東歐國家自身的油氣資源較豐富,只是其為了保存本地區國家的能源戰略儲備,竭力主張擴大從俄進口,而對自身的油氣資源卻嚴格加以保密。
2.東歐各國油氣資源最新資料
波蘭:據波蘭能源部評估,在波蘭境內現可準確地標出242個氣田,儲量總計多于1 520億米3。其中,至少有730億米3的天然氣儲量,現處于工業性開發階段。96個準確標出的油田(主要在波蘭中部地區),石油總儲量超過1 300萬噸,另外,波蘭在波羅的海大陸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800~1 000萬噸。波蘭能源部預計,在2009—2011年,天然氣年均開采量可達50億米3,石油年均開采量至少可達20萬噸。可是,依據國際石油市場行情、開采成本及波羅的海油氣田的詳探資料,實際波蘭年均天然氣和石油產量相應可增加到70億米3和70萬噸。波蘭不愿為發展本國油氣工業而擴大開采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在“依賴能源進口”之外,還要為本國得到一份很好的戰略儲備。
羅馬尼亞:據羅馬尼亞主要的天然氣公司總經理傅洛林·穆杰安預計,今后俄聯邦不能百分之百填補歐洲天然氣需求的增長。現在,羅馬尼亞天然氣儲量大約還有3 050億米3,其中包括在黑海大陸架的1 600億米3。羅馬尼亞還有石油工業儲量1億噸,其中包括黑海大陸架的4 000~4 500萬噸。同時,其油氣儲量在東歐國家中是最多的。現在,羅馬尼亞能用本國的天然氣產量來保證自身60%的需求。羅馬尼亞石油年均產量1 300萬噸,其中包括黑海大陸架的650萬噸,本國的石油產量差不多可保證自身70%的需求。可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羅馬尼亞還對納布科輸氣管道(中亞—里海—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中歐)感興趣?而同時又反對俄在黑海—巴爾干地區鋪設另一條新的輸氣出口管道(“南流”項目)呢?有人認為,這里可能有羅馬尼亞為保護本國資源的一些經濟和政治“謀算”。
巴爾干地區:不久前,巴爾干地區國家曾為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危機而感到難過,好像他們的處境也令人不安。可是,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東南歐國家自身也有足夠的能源資源。其實,巴爾干地區現在基本上是真正富含油氣的半島。
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總的油氣探明儲量現已超過2 500萬噸,其中包括在亞德里亞海大陸架的1 000~1 200萬噸,天然氣達150億米3(其中100億米3也在亞德里亞海大陸架),至今均尚未開采。
在黑山共和國亞德里亞海大陸架,據不久前英美學者研究,那里的石油工業儲量達70億桶,天然氣較少,達6億米3。同時,在離黑山和阿爾巴尼亞交界處不遠,也有大規模的油氣資源。據黑山媒體公布的資料,2009年4月前,將公布在黑山南部烏里齊尼亞區進行詳探油氣的招標。黑山地質學家們證實,石油可能處于齊爾姆尼茨境內(與阿爾巴尼亞交界)斯庫臺湖沿岸。
按羅馬尼亞專家В·杜布列維奇的資料,斯庫臺湖區及黑山亞德里亞海南部一些地區將進入黑山提議的石油租賃合同清單。英國公司已表現出在黑山進行石油勘探的很大積極性,它們也在注視著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的油氣田。按現有資料,在英國公司領導下,原則上可能很快在前南斯拉夫的亞德里亞海地區,組建勘探和開發油氣資源的財團。
波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近5年來,在波黑也探明了很多油氣儲量。例如,在那里已發現至少有5億噸的一個特大型油田。波黑在美國阿莫克石油公司的參與下,從1989年開始石油普查。至今阿莫克石油公司仍在那里工作。據美國學者研究,2002—2007年,在黑塞哥維那的比葉林、布爾齊克和茲沃爾尼克區發現有大量石油。阿莫克石油公司已向這些稱為“Dinaridi”項目的研究,投資了1 200多萬美元。很多有希望的大油藏都處在靠近莫斯塔爾的斯托茨、涅維西涅和特列比涅區深5 000~6 000米處。
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的天然氣儲量約為400億米3,石油約為3 500~4 000萬噸。其年產石油小于130萬噸,天然氣2~3.5億米3(在亞德里亞海和伊奧尼亞海大陸架的油氣儲量,只占這些指標的27%~30%),也就是仍保持1960—1970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