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琴王從不輕易拉琴。
老琴王說,拉琴就是拉命呀!巴林部眾聽不懂。幾年間,巴林部眾見到的多是老琴王背一把馬頭琴,訪山問水的身影。
老琴王銀須飄飄,身板硬朗,聲音脆爽得如秋草葉子,沙啞而富有磁性。
聽過老琴王拉琴的人說,老琴王拉琴講究大。先是面容整肅,凈面更衣,再用酒祭琴,后正襟危坐,雙目微閉,一運弓,一甩頭,人琴一體,就再也出不來了。
但巴林草原聽過琴王拉琴的都是些長者。再加之科爾沁部近年屢向巴林部索要美女良馬,已幾年未辦那達慕了,所以巴林部眾也就始終引以為憾著。
八月十三,科爾沁使者再次駕臨巴林草原。三天來,在巴林王的陪伴下,選走了三十匹良馬和十名美女。巴林部近年遭逢洪災旱災。勢力抵不上科爾沁部,只有敢怒不敢言的分。送走科爾沁使者。巴林王就病了,說起來,病癥很簡單,就是睡不著覺。遍求草原名醫,竟無人能夠醫治。侍者晝見巴林王如熱鍋之蟻,輾轉反側;夜見巴林王雙目爍爍,長吁短嘆。
部眾一時皆無計可施。
這日,部將為巴林王擺下宴席,飲酒賞舞,以娛王心。 一日歡宴。巴林王依舊煩心,撇開眾人,步出穹廬,仰觀星河,長吁短嘆。眾將遠遠覷著,一時無計。忽然,草原深處傳來琴聲,眾人側耳傾聽,琴音歡快悠揚,使人心勝激蕩。巴林王竟飛身跨上烏龍駒,向草原深處急馳。眾人上馬,卻尋不見巴林王身影,細聽,草原深處琴聲依然。眾人催馬覓琴聲而去,竟也不見拉琴之人……部眾凌晨歸來,見巴林王伏案大睡,鼾聲如雷。
后來,巴林王頑疾得愈,他不再長吁短嘆,飲酒觀舞,而是帶領巴林部眾放牧狩獵,習練武藝。次年,巴林部牧業大豐收。一時,兵強馬壯,吐氣揚眉。
眾人私下揣測,莫不是琴王拉琴醫好巴林王?巴林王對此卻三緘其口,笑而不答。
八月十三,科爾沁使者沒來,巴林王卻向科爾沁部下了挑戰書。
艷陽高照,巴林部集結人馬,開拔在即,空氣里彌漫著冰涼的氣息。
“慢著!”巴林王和眾兵丁只聽一聲大喝,側目見琴王騎一匹紅沙馬,抱琴而來。
老琴王精神矍鑠,雙目如電,向巴林王一抱拳,朗聲說:“王爺,大戰在即,我拉一曲《萬馬奔騰》,以壯行色!”
巴林王微微頷首。
老琴王再揖于地,“不情之請,請王爺和眾將閉眼聽琴如何?”
巴林王和眾將依言閉目。
老琴王摘下馬拉琴,琴聲響起——眾人只覺天邊升起一輪火紅的朝陽,青草上面滾動露珠,成群的牛羊撒滿草場,牧羊姑娘揮鞭高唱。一時,鳥鳴聲,羊咩牛哞聲,母喚兒聲,呼麥聲和長調聲都遠遠傳來……忽爾琴曲一轉,晴朗朗的天空飄過烏云,越壓越低,越壓越低,時有閃電進現,雷聲滾滾。一時,戰鼓聲、馬嘶聲、喊殺聲驟響,巴林王和眾將失聲變色,但已無力睜眼,只見場內人頭翻滾,尸骸狼藉。血流淙淙……
誰也不覺琴聲何時停歇了,巴林王和部眾睜開眼時。藍天上還懸著明晃晃的太陽,他們的刀在,馬在,人亦在……場內惟有石塑般的琴王一動不動。
“琴王!”巴林王和部眾圍攏過來。
琴王心口冰涼,已然做古,眾人也才曉得琴王拉琴用的是心血。
科爾沁部沒有迎戰。卻送來美女良馬。巴林王原封未動,予以退回。
巴林王厚葬琴王,留下那把馬頭琴,逢重大日子,巴林部是要頂禮膜拜的。
(責任編輯: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