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相比以前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視培養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這一點在高考中也有充分體現。通過對最近幾年新課程省份高考試題(含模擬試題)的分析,可將地理研究性學習試題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漫畫類
欣賞漫畫—反映出地理問題—分析產生現象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這類題目主要集中在人類活動對地球所產生的影響(如全球氣候變暖;大氣污染;水污染;過度砍伐森林導致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的減少等)。
例1:仔細閱讀1989年世界環境日宣傳畫(圖1)。回答下列各題。
(1)這幅畫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
(2)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問題可能引起的后果有哪些?
參考答案:(1)全球變暖(2)人們生活生產大量使用含碳的礦物燃料;大面積砍伐森林(3)全球變暖導致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影響農業生產,使中緯度內陸更加干旱,農業減產,高緯度農作物產量可能稍有增加;影響水循環,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和供需矛盾。
二、寫作類
(1)根據題材撰寫有關環境問題的倡議書、宣傳稿。
(2)針對某些涉及地理知識的案例撰寫辯護詞。
(3)模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或以導游的身份介紹地理景觀。
(4)依據地理原理對某工程或現象進行評價。
例2:(2009年高考地理上海卷)桂林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圖2、圖3、反映了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的基本狀況。讀圖表資料回答問題。
(1)從圖2、圖3可以看出,改革開放30年來,桂林旅游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________。
(2)從圖2、圖3可以看出,桂林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
(3)面對成績與問題,桂林旅游業重新定位(見表中資料)。從審美價值、經濟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等旅游資源評價的角度,任選兩方面,對桂林旅游資源開發定位的變化予以評價。
參考答案:(1)游客人數持續上升;旅游經濟效益平穩上升;開發的高品質旅游景點越來越多(2)近十幾年來游客數量增加、美譽度呈下降趨勢(3)審美價值:“兩江四湖”等景點豐富審美內容、增加審美情趣;科學價值:“漓江山水”等喀斯特地貌景點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動內容體現了科普價值;文化價值:“印象劉三姐”等旅游項目挖掘地域文化內涵,弘揚地域文化;經濟價值:旅游項目、形式增多,游客滯留時間延長,經濟收入增多。
三、生存能力類
(1)應急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判斷方向,尋求救助;避災、救災能力——在地震、泥石流、臺風、龍卷風、洪澇、海嘯中如何避災和自救。
(2)評價工程的安全系數。
例3:(2007年高考地理廣東卷)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災,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使用沾濕的毛巾遮住口鼻,順風逃離
B.如果火勢突然減弱,則可以放心休息
C.選擇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機逆風突破林火包圍
參考答案:D
四、地理實踐類
(1)地理觀測類實踐活動——測定地理方向、測定經緯度。
(2)地理實驗類探究活動:主要是自然地理部分——地轉偏向力實驗、晝夜更替演示、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演示、溫室效應實驗、熱力環流實驗、鋒面與洋流形成的模擬實驗、水土流失實驗、河流地貌形成模擬實驗等。
(3)調查考察類實踐活動:主要是人文地理部分——方法設計、研究步驟設計、創意設計等。
例4:(2009年高考地理上海卷)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濕的土壤分別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從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個盒子內,將一塊微濕的海綿壓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見圖4)。分別用兩個噴水壺,往“小山”上灑等量的水,模擬降水。觀察、比較兩個盒子內水面發生的變化。
(1)放有海綿的盒子的水面與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B.高出稍許C.高度相同D.高度較低
(2)實驗中海綿代表的地理環境是:
A.黃土塬B.沙灘地C.沼澤地D.自流盆地
(3)該實驗模擬的地理事實是:
A.湖泊能夠調節空氣濕度
B.坡度變化會改變地表徑流量
C.濕地能夠吸納地表徑流
D.降水變化能夠影響自然環境
參考答案:(1)D(2)C(3)C
五、作圖與方法類
(1)以角色假設的方式設計規劃圖:農業、工業規劃,城市與交通規劃等。
(2)針對某一主題進行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方法設計)。
(3)畫示意圖說明地理原理或規律。
例5:(2004年高考地理廣東卷)讀圖5,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標注出該區域的最高點(以H表示),該點海拔約_________米。
(2)在地形圖下的網格中,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
(3)在剖面圖上標出M、N兩點,將地形分成3類,分別實行封山育林、經濟林種植和適度規模的農業種植,并對地形劃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簡要說明。
(4)在圖示區域內,擬修建一個小型水庫。從地形特點考慮,選擇水壩的最佳位置,用“K”標注出。
參考答案:(1)H位置見圖6,600~649(2)要求垂直坐標標注正確,剖面線正確(參見圖7)(3)M、N點的海拔分別為350米和250米(圖7)。就剖面線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較陡,應該實行封山育林;在MN之間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開墾,但是可以適度發展果樹種植;低于N的山前地帶,地勢平緩,可以適度發展種植業(4)見圖6。
六、想象類
對一些科普性的地理原理和現象進行逆向思維,并描述其結果,如對地球運動特征進行假設,對地貌特征(如黃土高原)進行假設。
例6:(2005年高考地理廣東卷)如果地球的黃道面與赤道面夾角為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北京和紐約晝夜長短一樣
B.廣東地區四季更加分明
C.北半球中緯度7月份氣溫將變低
D.大氣環境將改變,兩極變暖
參考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