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科生,地理陪伴我走過了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涯。在這短短的三年里,不僅對地理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地理也為我提供了一個別樣的世界。地理是文綜科目中我的最愛,想要更深入地學習地理也是當初選擇文科的原因之一。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對地理的態度由最初的感興趣到熱愛并沉迷其中,越發覺得地理是一門充滿智慧與趣味,并能不斷激發學習激情和提高學習能力的學科。其實,每一個人都在親身感受著地理,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間里,與周圍的環境有著與生俱來的聯系。經過三年的地理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再來觀察整個世界,感性地認知周圍事物,進而理性地分析這些事物表象與本質原因,那種恍然大悟、探得真諦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會使你改變角度,仿佛在俯視著這個世界。地理不僅是一門趣味盎然的學科,也是高考中易拉開差距的學科,下面就分階段談談地理學習的經驗和體會。
高一:掌握地理原理及規律,打好地理核心基礎
高一階段的地理學習是高中階段地理課程中最難的部分,自然地理所要求的思維嚴密連貫,人文地理所要求的思維完整全面,都會使剛上高中的學生感到困難。但是,正因為這樣,才增加了地理學習的挑戰和趣味。更為重要的是,高一的兩本書是整個高中地理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內容,掌握得好對之后的學習有莫大幫助。所以,千萬不能因為高一時課程較松而敷衍對待。在學習方法上,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聽課效率。在自然地理部分,特別是難點的地球運動部分,老師上課時會做很多模型演示,這時集中注意力把此情此景記在腦中,對做題時所需要的空間想象很有幫助。高一上冊的內容,對于難點可進行知識總結,歸納解題方法;對于大氣、陸地環境和海洋環境部分,對知識進行圖文轉化是解決應用型問題的好辦法。高一下冊的人文地理內容難度不大,但是對知識記憶的完整性要求較高,可對此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并對相似的內容列表對比,有效提高記憶效率。
高二:熟悉世界與中國各區域定位及特征,具備地理核心技能
高二階段是區域地理的內容,較易引起大部分人的興趣,而濃厚的興趣也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區域地理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記圖。區域地理其實就是定位,然后明確對這個地區典型地理特征的認識,把記圖與記區域特征相結合,做到看圖知特征,看特征想圖,區域地理便會十分簡單。世界和中國的區域定位一定要多看,可以把地圖放在經常見得到的地方,這樣一天天“不經意”,久而久之就會對地圖十分熟悉。對于一些降水圖、氣溫圖、礦產圖、洋流圖等,自己畫一遍會加深印象。
高三:抓主干,補缺漏,融會貫通,練就地理學科能力
高三階段新課學習的難度并不大,選修一和選修二重在對知識框架的構建,掌握主干內容即可,一些細枝末節的內容則不必深究。高三的學習與頻繁的考試和“源源不斷”的練習卷是分不開的,應充分利用好它們,把每一次考試和每一份練習都當作查漏補缺的診探器。對于綜合性的考試,在準備階段,應有計劃地進行細節的記憶,這時可以參考老師給的知識清單和計劃。在考前一晚,建議只看“基礎知識填空”和“綜合題答題思路”,前者可以助你快速準確地解決選擇題,后者會讓你在答綜合題時思路明晰。當然,這些知識并非只是看看即可,要真正讓其變成自己的東西,還需仔細吃透。可在看基礎知識填空時對照課本把一些重要的圖配在旁邊,在復習時能提高效率。而綜合題答題時可在腦海中將文字變成圖(這對自然現象形成原因分析尤其有用),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思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高三考試頻繁,每次考試后,找老師談談,請其分析自己的缺漏,交流這段時間的學習感受,為自己答疑解惑,指明方向,會受益匪淺。在備考的最后階段,大量做高考題,保持題感,分析出題者意圖是成功的最后一步。
學習地理時應用好“三部曲”,將老師總結的精華與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就能在地理學習中發現無限樂趣,真正駕馭地理!▲
作者簡介:廣西柳州高級中學2009屆畢業生,現就讀于上海外國語大學。高考總分586分,文科綜合2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