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2009年7月22日我國出現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這次最精彩的日全食從上午9時至9時38分(北京時間)開始,其中西藏最早,舟山最晚。讀圖1,回答1~3題。
1.有關日全食成因及觀測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生日全食時地球運行到月球和太陽之間并且三者成一直線
B.當太陽黑子和耀斑活動強烈時最易于產生日全食
C.在日全食帶觀測日全食持續的幾分鐘內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太陽
D.日全食觀測期間肉眼能看到的太陽是太陽大氣的色球層
2.當我國開始出現日全食奇觀時,下列可信的地理現象是:
A.美國東部太陽冉冉升起 B.英國超市顧客蜂擁而至
C.澳大利亞全國處于白晝 D.南極極夜范圍逐漸變大
3.對圖示范圍日全食最佳觀測帶地理環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帶內各地都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
B.帶內最多擁有兩種氣候類型
C.帶內流經河流最終都向東注入太平洋
D.帶內擁有五種基本地形類型
圖2為“我國甲、乙、丙三地某年內的日出時刻變化曲線圖”,圖中的a、b、c、d、e為節氣。讀圖2,回答4~5題。
4.甲、乙、丙三地由南到北的順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
5.下列關于圖中信息表述正確的是:
A.a~e節氣中,相一致的是a和c
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位于最東方
C.一年內,總是甲地最先看到太陽
D.三地中,丙地位于東五區
讀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圖3),回答第6~7題。
6.根據雨帶在Ⅰ、Ⅲ地區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江蘇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7.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Ⅰ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A.南旱北澇B.南北皆旱C.南北皆澇D.南澇北旱
根據某地區多年對各朝向建筑墻面上接受太陽輻射熱量的實測值,計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熱月(七月)日總量,并繪出太陽輻射熱量日總量變化圖(圖4),讀圖判斷8~9題。
8.該地區,一月和七月建筑墻面上接受太陽輻射熱量的日總量小于4 186千焦/米2#8226;日的墻面:
A.分別朝北、朝南 B.分別朝南、朝西
C.分別朝西、朝南 D.均朝北
9.在一月,該地區各朝向墻面上接受的太陽輻射熱量,以:
A.東南向最高B.南向最高
C.西北向最高D.西向最高
讀4幅地貌景觀圖(圖5),回答第10題。
10.關于形成①~④地景觀的地質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A.①景觀中的奇峰怪石為流水溶蝕作用形成
B.②景觀中的地貌由冰川侵蝕塑造形成
C.③景觀為早期受巖漿侵入影響變質的巖層,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D.④景觀為壯觀的大峽谷,由巖層斷裂和流水侵蝕作用形成
圖6為某島嶼附近的海底等深線地形圖(單位為米),回答11~12題。
11.丙處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大洋板塊內部的巖漿活動
B.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張裂
C.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碰撞
D.大陸板塊內部斷裂下陷
12.該島西部海岸線目前80%左右正處于被侵蝕狀態,下列哪些活動可能是其原因:
①河流上游修建水庫 ②河流上游濫砍亂伐 ③興建港口防波堤 ④開采河口海岸砂石
A.①③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圖7是“某區域地理環境演變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題。
13.引起圖中T1~T3地理環境演變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氣環流B.海陸位置
C.地殼運動D.人類活動
14.圖示地理環境的演變過程主要體現了:
A.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B.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C.地理環境的穩定性 D.地理環境的開放性
讀“我國香港人口撫養率變化曲線圖”(圖8)及表1,回答第15題。
15.香港社會撫養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提高 B.死亡率持續下降
C.自然增長率不斷升高 D.出生率大幅下降
由于區域環境的差異,世界上形成了多種農業地域類型,如商品谷物農業、種植園農業、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等。圖9為4種農業地域類型景觀圖片,讀圖完成16~18題。
16.甲、乙農業地域類型共同的區位因素有:
A.地廣人稀 B.接近市場
C.交通便利 D.勞力充足
17.丙、丁農業地域類型的共同特征有:
A.機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勞動力多 D.受市場影響大
18.丙農業地域類型區若采用大水漫灌,則可能引起: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土壤鹽漬化
表2為“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部分)統計表”,讀表完成19~20題。
19.江蘇經濟、社會的變化主要有:
A.人口增長轉為“高高低”模式
B.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發展加快
C.城鎮人口就業壓力逐步緩解
D.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
20.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江蘇對外貿易的積極措施有:
A.擴大資源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B.積極培育品牌,開拓國際市場
C.壓縮生產規模,削減產品數量
D.實施降價銷售,切實拉動內需
2009年10月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收盤價為69.95美元/桶,這一價格相比2008年7月時的147美元/桶,跌了52.4%左右。讀圖10,完成21~22題。
21.圖中陰影所示地區中,因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而導致石油出口收入銳減的是:
A.甲乙己B.丙丁戊己 C.甲丙戊 D.甲乙丙戊
22.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石油資源儲備的主要原因是:
A.油價不斷下跌,成本低
B.石油資源的利用對環境污染小
C.保障能源供需平衡
D.我國石油資源總量貧乏
讀圖11,回答第23題。
23.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譜波段上的反射率差異越大,越容易區分。圖11反映了甲、乙兩類植物在生長期內兩個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遙感影像上區分這兩類植物,應該選擇生長期內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適:
A.①第30天B.②第75天
C.③第100天 D.④第130天
閱讀下列材料,據此回答24~25題。
材料一:“騰籠換鳥”。長三角地區目前正處在兩種產業轉移并行的關鍵階段:一是國際間的產業,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醫藥等產業,向長三角區域內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優勢明顯,基礎產業雄厚的地區轉移;二是在長三角內部,相對發達的上海、浙東、蘇南將部分產業向蘇中、蘇北轉移。這樣的轉移,既是市場調節的結果,也是政府調控的結晶;既為接受地增加了發展動力,也為轉出地產業升級騰出了空間,是蘇南地區與蘇北地區的雙贏。
材料二:目前蘇南某市與蘇北某市投資要素對比表(表3)。
24.隨著經濟發展,原先經濟發達地區開始“騰籠換鳥”,有關被“逼走”產業所具有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產規模大B.技術含量高
C.勞動力需求量大 D.環境污染較輕
25.“騰籠換鳥”對蘇北某市產生的有利影響有:
①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市場繁榮 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帶動環境質量提高 ③促進產業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 ④土地利用多樣化,耕地面積擴大
A.①② B.①③C.③ D.③④
二、綜合題:本大題分必做題(第26~28題)和選做題(第29題)。
26.《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報道:在過去的三個月里,一場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續襲擊了我國15個省(市、區),8個冬麥主產區(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蘇、山東、陜西、甘肅)的1.3億畝耕地受災,幾乎占我國冬麥種植面積的一半(圖12)。
(1)圖中①②③表示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劃分三大自然區的基本因素是______和______。
(2)我國華北地區易受旱災襲擊的自然原因,主要從以下兩方面簡單分析。夏季風強弱變率:__________________;降水空間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位置上,旱災嚴重區主要集中在_______(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受災糧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科學地監測分析此次旱情需利用的技術為GIS和______。
(4)你認為,為保證華北地區的供水安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圖中②自然區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列舉該區域特色農業形式______________。
(6)③地所在區域能源豐富,請列舉兩種新能源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選擇一種能源,解釋其豐富的原因。
27.讀我國某地近地面天氣形勢圖(圖13),回答相關問題。
(1)判斷此時圖中甲城市的風向。并指出鋒面系統過境后該地的大氣狀況。
(2)圖中乙、丙兩城市之間已有內河航道連接,為何還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3)針對圖中A省湖區某種生態環境問題,有關專家提出了“治湖必須治江,治江必須治山”的治理思路。該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結合地理環境的基本規律,說說這樣做的理由。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2007年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批準大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3月30日,我國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支線飛機ARJ21在上海開始總裝。圖14為ARJ21支線飛機模型圖,表4為主要零配件來源意向表。
材料二:2007年1月全國鐵路工作會議透露,京滬高速鐵路2007年開工建設,2010年基本建成。這條設計時速350千米、初期運營時速300千米的高速鐵路,車輛的國產化率將超過70%。
(1)在上海總裝ARJ21飛機的區位優勢是_________。
(2)根據材料和所學過的有關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多選):
A.我國生產ARJ21支線飛機屬于來料加工工業
B.ARJ21飛機零配件的來源從一個角度表明,世界經濟呈全球化趨勢
C.飛機零部件的分散生產,主要原因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掌握飛機零部件生產的全部技術
D.輪胎在馬來西亞生產,屬于接近原料地布局
E.京滬高速鐵路經3個直轄市和4個省,這4個省是冀、魯、皖、蘇
F.京滬高速鐵路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鐵路布局格局
G.與普通鐵路運輸相比,高速鐵路運輸具有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運價低的特點
(3)我國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新型支線飛機和國產化率達70%以上的高速機車車輛,其重要意義在于__________。
29.選做題
A:[旅游地理]
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的西南邊陲,擁有良好的旅游資源。結合西藏自治區旅游資源分布圖(圖15),完成下列要求。
(1)據圖中信息,簡述西藏旅游資源的特色。
(2)圖中屬于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點是_______,該景點所屬的旅游資源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拉薩旅游開發的區位條件和客源市場條件。
(4)面對“西藏熱”,布達拉宮景區已嚴格限制游客人數。試分析這樣做的原因。
B:[環境保護]
圖16為“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級市空氣污染綜合指標對比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平均值最大的地區是______,二氧化硫濃度最大的地區是_______。
(2)三地區中,酸雨最嚴重的地區可能是___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三地區大氣污染相同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簡述緩解太湖平原地區大氣污染的措施。
C:[城鄉規劃]
圖17是“我國東南某地城鄉規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功能區是__________,乙功能區是___________,
(2)圖中綠化帶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批發市場區位選擇的主要優勢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地中,最適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
A.aB.bC.cD.d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C 3.D 4.C 5.B 6.B 7.D 8.D 9.B 10.D 11.C12.B 13.C 14.B 15.D 16.C 17.D 18.D 19.B 20.B 21.C22.C 23.A 24.C 25.B
二、綜合題
26.(1)氣候 地形(2)夏季風強弱年際變化大;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3)華北 冬小麥 RS(4)加大水利基礎建設;改進用水技術;依法治水;合理調配使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5)荒漠化或鹽堿化 灌溉農業或綠洲農業(6)太陽能、地熱 太陽能: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弱,致使到達地面的輻射增加。地熱: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27.(1)西南風 氣溫、濕度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2)與航運相比,高速公路更為快捷;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交通運輸不斷增長的需求,加強沿江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3)泥沙淤積造成湖泊萎縮并引起洪澇頻繁 入湖河流泥沙增多,主要與上游山區濫墾亂伐導致的水土流失有關,因此湖、江、山應當綜合治理。
28.(1)科技發達;勞動力素質高;工業基礎好;生產協作條件好;交通便捷(2)B、D、E(3)形成自主品牌,提高產品競爭力;建立創新體系,掌握核心技術;降低生產成本。
29.A:[旅游地理](1)高原風光;歷史文化遺存;宗教藝術;民俗風情(2)布達拉宮 人文(3)從區位條件看,地處青藏高原,位置偏僻;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游客可通過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等方式進入旅游地。從客源市場條件看:市場潛力巨大;但市場距離較遠,冬季游客少(4)保護景區文物和環境,緩解社會矛盾,加強民族團結。
B:[環境保護](1)太湖平原 成都平原(2)成都平原 地形閉塞,二氧化硫濃度年日均值最高(3)主要污染物相同;可吸入顆粒物為主;SO2型酸雨危害嚴重(4)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C:[城鄉規劃](1)住宅區 工業區(2)吸煙滯塵、減弱噪聲、美化環境 交通便利、地價較低(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