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工作主要是學生工作,而學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成為合格班主任的條件很多,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俗話說,談心容易動心難,不動其心也枉然。教育不是威懾,簡單生硬的批評誘發不出學生正確的思想和感情;教育也不是單純的灌輸,空洞的說教不能培養起學生真正的思想品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無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是靈魂。
那么,班主任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增進師生情感的基礎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仰慕感,可以使他對教師所講的道理心悅誠服,從而形成覺悟和決心,推動他去實現自己的諾言。
為此,班主任首先應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做到為人師表。教育家烏申斯基曾這樣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此,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可以說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規范。
其次,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首先尊重別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主意識的增強,學生越來越希望從教師那里體驗到對自己的理解和尊重。特級教師于永正談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放在講桌上的備課本被人撕了兩頁。于老師火冒三丈,并很快找到了撕本子的人。正當于老師要狠狠地教訓這個學生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前幾天因為這個同學的字寫得潦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他的本子撕為兩半。于是,于老師克制住自己,誠懇地向這位同學說:“前幾天我做錯了。我撕了你的一個本子,而你只撕了我兩張紙,你給了老師面子,你比我好。”于老師通過這件事的處理,幫助這位同學找回了失去的自尊。從此,于老師和這位同學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另外,還要真心關愛學生。學生體會教師的關愛是十分敏感的,他們能從細微之處體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程度。一旦他們體驗到了這種愛,他們也會毫不吝嗇地加倍回報。這種情感能夠造成有利于施教的最佳氛圍,促使教師更多地發現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看到學生連自己都尚未察覺的閃光點,并將之作為轉化的契機。
二、選準切入點是增進師生情感的最佳時機
我班有個學生很調皮,他長得五大三粗,經常以強欺弱,在班里搞一些惡作劇,更是他的拿手好戲。我多次找他談心,但收效不大。后來,我發現他非常喜歡足球,于是,便主動邀他到我宿舍里看球賽。我們一起為鐘愛的球隊的勝利歡呼,為他們的失敗而扼腕痛惜。漸漸地,我們之間的共同語言多了。他告訴我,他最大的愿望是當一名出色的足球運動員,馳騁賽場,為國增光。我多方努力,讓他進了學校足球隊。幾年來,他一直想進學校足球隊,可由于他調皮,教練一直不敢要他。現在,他終于實現了他足球理想的第一步,所以對我十分感激。在這個時候,我耐心地給他講戰術紀律在足球比賽中的重要性;講不管干什么,要想取得成功,必須首先學會做人。這時的他把老師的話當成了圣旨,他開始努力地改變自己。現在,這位同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了我班各方面進步最快的學生,并獲得了學校頒發的進步獎。
這位同學的轉變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每個學生,無論平時表現差別多大,個性上的區別多明顯,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有對進步的渴求。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應該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創造最佳的教育氛圍,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使他們告別沉重的過去,走向嶄新的自我。
三、交往是增進師生情感最好的催化劑
有一個年輕的教師初當班主任,開學前雄心勃勃、躍躍欲試。他精心準備了演講詞,希望在開學那天一炮打響,贏得全體同學對自己的擁護,建立一個團結的班集體。演說詞很成功,然而一學期下來,他感覺并不理想,他覺得學生與他之間似乎隔著什么。抱著滿腹疑惑,他請教了有經驗的教師,而老教師只給他說了兩個字:交往。
師生間的交往解決的主要是感情問題,這是需要教師費時、費力又費心地去解決的。一些有成就的班主任,往往把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撲在了班級里,用在了與學生的交往之中:晨間同學生一起鍛煉;課間一起游戲;放學后輔導、談心;春天帶學生一起遠足,冬天與學生一起堆雪人——這一切都是在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于是,了解在交流中加深,情誼在交流中增進,認識在交流中提高,靈魂在交流中凈化。只有在這種和諧美好的氣氛中,師生的情感才能得到升華,學生的心扉才能向你敞開,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梁山縣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趙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