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偏重于各種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強,與社會實際需求不相符,這使得學生就業困難的局面進一步加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無疑對高職平面藝術設計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進行高職平面藝術設計課程改革需要大膽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就業;教學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偏重于各種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而在與實踐相結合的環節方面做得相對薄弱,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強,與社會實際需求不相符,這使得學生就業困難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筆者通過對所在學校近幾年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分析得知,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在就業時遇到的問題主要有:電腦設計軟件的應用不熟練,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所學的專業知識、設計理論與實際脫節。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無疑對高職平面藝術設計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為此,進行高職平面藝術設計課程改革就成為必然選擇。
一、電腦制圖軟件在高職平面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電腦技術在各個領域已經廣泛應用,尤其是在設計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平面設計領域,電腦制圖軟件擁有巨大的優勢,它可使設計師輕松地表達并完成設計意圖,并可以方便快捷地修改和完善設計,從本質上提高設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而,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必須熟練掌握電腦制圖軟件的應用技能,以滿足就業的需要。
1.熟練掌握電腦制圖軟件應用技能
平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為階段性教學,時間短、課程開設多,用于電腦制圖軟件學習的課時也就幾周的時間。平面設計專業常用的圖像軟件、圖形繪制軟件是Photoshop和Corldraw,但是在幾周的課程里,學生不太可能熟練掌握這些軟件的使用技巧。尤其是Photoshop軟件功能強大,應用范圍廣泛,學習起來也較其他軟件復雜,學生需要大量的時間實踐才能熟練掌握該軟件的使用技巧。在課時有限的條件下,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彌補課堂學習時間的不足。首先,要求有條件的學生自備電腦,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軟件的使用,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和學生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次,要求在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利用電腦制圖軟件輔助教學。比如,在標志設計課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電腦制圖軟件完成課后作業,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熟練掌握軟件的使用技巧,而且還可以提高作業的質量。
2.創新教學方法
以往電腦制圖軟件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教材上的實例教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照著書本設計例圖。這種教學方式的好處是學生可以通過教材上的例圖設計步驟了解軟件的各項功能,但是其弊端是學生一離開書本什么都不會了。因此,要改變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在學生初步掌握電腦制圖軟件的各項功能后,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設計練習題目(某種效果)讓學生用不同的軟件制作出來;提供一張例圖,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商品設計訓練,如包裝設計,從設計用的素材準備到平面圖設計、文字設計、排版設計等,可讓學生體驗整個包裝設計的制作流程。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電腦制圖軟件的使用技巧,還能讓學生舉一反三,設計出新作品。
3.電腦制圖軟件教學應與其他專業課程相結合
在電腦制圖軟件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問題:幾周的電腦制圖軟件課程結束后,學生一直不使用這些軟件,時間久了,對軟件的各項功能又生疏了。因此,要采取電腦制圖軟件教學與其他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以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比如,教師在上標志設計課時,可結合使用Corldraw軟件,這既可提高標志設計課的教學效果,又可使學生掌握該軟件的應用技巧。
4.學習多種電腦制圖軟件,以擴大就業方向
平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是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商標設計、vi設計、網頁設計、插圖、印刷、排版等,而目前該專業學生學習的電腦制圖軟件只有Photoshop和Corldraw,為拓展學生的就業范圍,就必須使學生掌握更多電腦制圖軟件。比如,排版專業軟件PageMaker、圖形創意軟件Illustrator、室內外設計軟件3ds Max、網頁設計軟件Dreamweaver等。
二、提高高職平面藝術設計教學質量的途徑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高職平面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隊伍中,掌握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師占多數,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師則較少。為此,建設一支既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就顯得十分必要。高職院校應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全面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鼓勵教師通過到實訓基地實踐鍛煉、到企業或公司掛職頂崗、到合作企業中兼職等途徑,積累實踐操作經驗和技能技巧,并把最新的設計思潮和理念融入教學中;聘請企業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和設計師為特聘教師,既可彌補任課教師實踐工作經驗的不足,又充實了教師隊伍。
2.教學內容要與職業教育目標一致
調整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突出對學生崗位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不但要體現應用性,更應突出對學生崗位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大綱是開展教學的依據,各門課程都應有規范化和具體化的質量標準,包括課程的定位目標、課程內容和基本要求、課程質量標準與成績考核以及教學手段等。實踐教學要面向生產實際,要按照生產的實際崗位來確定教學內容。
根據平面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我們必須把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作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讓專業課程既有高等教育的知識結構內涵,又有職業教育的職業能力內涵:授課內容必須以學生未來職業所需的技能為目標,結合實際案例講授理論,可請企業有實踐經驗的設計師與專業教師共同編寫實用、切合實際的專業課程教材。
3.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
為加強職業性教育,培養有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新時代技能應用型人才,就要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平面藝術設計專業應根據本專業的實際特點,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同時有一個質的飛躍。
平面藝術設計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真正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立則使學生有了“走出去”的場所,并有機會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設計實踐中,在實踐中得以檢驗和提高。當然,在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時,我們應與當地和周邊地區的產業緊密結合起來,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技術開發與設計人才作出貢獻。高職院校應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專業特點選擇不同的實踐教學基地。在此之前,高職院校要先組織教師深入企業進行調研,一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技術狀況,為實踐教學提供現實參照;二是通過調研,搭建互動平臺,增進彼此友誼,培養與企業管理者之間的感情,為友好合作奠定基礎;三是了解企業的合作意向,明確校企雙方的需求,通過合作辦學實現雙贏,實現實踐教學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有了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就可以利用假期到實踐教學基地參與設計,他們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實踐經驗。由此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和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也使產學研相結合的綜合化設計教育模式得以真正實現。
事實證明,設計實踐可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根據目標客戶的需求從事創造性設計思維活動的流程作業,它既是教學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檢驗設計理論教學的手段。設計實踐在進行過程中能使學生初步形成獨立的設計思想和觀念以及市場價值觀、審美觀,從而重新客觀審視自己的專業基礎理論和文化素養。這一實踐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市場化設計思維方法和專業技術操作習慣,同時實踐成果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專業自信心和專業自豪感。
通過以上途徑和方法,可使平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有效地鍛煉動手能力,積累大量的實踐工作經驗,熟練掌握必備的職業技能,為畢業后“零距離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鮑時東.談市場需求下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J].電影評介,2008,(23).
責編: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