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酒店英語課程教學存在教學效果評價模式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的問題。高職院校只有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探索酒店英語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改善教學行為,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素養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酒店英語;有效教學;評價模式;探索
一、高職酒店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促進了酒店行業持續快速的發展。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也給中國酒店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動力。酒店的涉外服務性質決定了其從業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英語聽說能力。因此,具有較高的酒店英語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已成為眾多星級酒店選聘員工的重要條件。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普遍存在理論知識強、實際操作能力差、職業技能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等問題。酒店英語課程教學只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忽視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的培養。現在,酒店英語課程教學確實存在教學模式跟不上社會需要的現象。一是教學只重英語讀寫能力的培養,是“啞巴”式的英語教育。大部分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一般都高于口語水平,這就形成了只會看、聽不懂、說不出的“啞巴”英語。二是教學拘泥于傳統模式。目前,在高職酒店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常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課時安排不合理,講解多,練習少,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拘泥于教材的文字分析,缺乏對酒店實務的深刻理解;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和趣味性。傳統的教學評價采用的是診斷性評價或終結性評價,從酒店英語課程教學的特點來看,這種片面強調考試成績的評價方式只會壓抑、扼殺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傳統的酒店英語課程教學有效性評價模式及其弊端
傳統的教學有效性評價模式以教學理論為基礎,對教學質量的評價片面,缺乏科學性。從評價目的來看,傳統的教學有效性評價結果直接與教師的獎懲、職稱晉升掛鉤,即教師在一堂課中的表現成為教師獎懲、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一堂評優課的成功會給教師帶來很多榮譽和實惠。本應著重于教學過程的評價演變成對教師能力的鑒定和證明,選拔被當做教師評價的主要功能,而教師評價的發展性功能——促使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常被有意或無意地忽視。從評價主體來看,教學有效性的評價主體都是單一的,雖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但在實際的評價中依然是教師評價學生,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評價的客體,而不是參與評價的主體。傳統的評價標準只重視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學習,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協作精神、創新精神、情感、態度等不夠重視,志趣各異的學生要面對的是高度統一的評價標準,這就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千人一面、缺乏個性。
傳統的教學有效性評價模式只重視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參與過程的評價,因此該模式無法衡量學生的綜合素養。酒店英語課程教學具有實用性、現代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
三、建立科學的酒店英語課程教學有效性評價模式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初的教學科學運動,之后逐漸形成理論并引起世界各國教育界的關注。其中,“教學是藝術”的教學觀在西方教育理論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隨著20世紀后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有人提出“教學不僅是藝術,也是科學”的觀點。于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通過觀察、實驗等科學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
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邏輯必要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教學是在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中進行的;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教學是在學生“理解”的前提下實施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發展。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教學有效性已經從教師的教學上轉移到學生的學習上,并在關注學生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教師的作用,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教學有效性的內涵可以看出,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因此要提高酒店英語課程教學有效性,就要關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教學的策略。教師要有一系列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國外關于有效教學的研究提出了教學策略的問題,可以說從備課到上課再到評價,教學流程的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策略。教師僅僅掌握零碎的教學技能難以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將具體的方法、技巧上升為策略。二是學生學習的策略。教師除關注學生聽、說、讀、寫這些基本技能外,還要強調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選擇方法的策略、合作學習的策略、科學利用時間的策略等。教學有效性不是取決于教師所教的內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建立有效的酒店英語課程教學評價模式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確立以教師和學生為對象的評價模式。這種雙重評價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它既以學生為對象,又以課堂教學質量為對象,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二是重視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能反映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的真實情況,能反映評價對象在活動過程中的發展變化及影響終結性評價結果的具體原因,因此所得出的評價結果能有效地改進評價對象的行為。
四、以教師和學生為對象的形成性評價模式的實施方法
1.確定評價主體,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不僅要包括專家、被評教師和學生,還要鼓勵其他教師積極參與評價活動。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評價指導和監督:一方面,評價專家可以對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另一方面,由于評價人員在評價過程中容易受先入為主心理、已有價值判斷傾向或個人利害關系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偏差,因此也需要評價專家給予合理引導和有效監督。調動其他教師參與的自覺性與積極性,使他們從被動接受評價轉為主動參與評價,建立起彼此信任、相互合作的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評價氛圍,從而提高評價活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任課教師參與評價不僅能為評價對象提供更真實、更完全的信息,還能為自己提供對本節課教學認識的自我陳述機會,增強其責任感,進而對自己的教學情況和基本素質有所認識,促進教師的自身建設。學生參與教學評價可以獲取通過課堂學習難以獲取的資料,進一步明確課堂學習的基本任務,逐漸明白應當怎樣學習。
2.確定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包括教師“教”的策略和學生“學”的策略。評價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要看教師是否能夠以職業英語能力培養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將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與英語服務技能養成相結合,培養學生較強的酒店英語應用能力,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首先,營造酒店英語學習氛圍,優化學習環境。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圖片、視頻、錄音、文字等材料,調動學生同時運用多種感官,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使自己置身于一種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職業酒店環境中,把語言教學操練與酒店服務崗位情境模擬結合,引導學生拓寬思路,開展討論,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英語的相關知識,又提高酒店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其次,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創建“以學習者英語職業技能發展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課堂。教師既要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又要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他們發揮內在潛力,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應變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還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并且盡量讓更多的學生有所突破。最后,評價學生要遵循“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原則。在評價內容上,要著重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著眼點應該放在學生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在活動中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搜索信息和整理資料的能力等方面上。在評價的方式上,必須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相結合。
3.評價學生的策略
教師把評價的內容、標準、方式告訴學生,使他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自己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從而注意到自己各方面的表現。教師要負責為每個學生建立學習檔案。在操作進程中要有效指導,以保證其運行不偏離正常軌道。學習檔案的評價既包括量化成績評判,還包括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評價,以及參與學習活動的態度。改變過去以優等生為參照評價學生的做法,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4.總結反饋評價結果
形成性評價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評價的反饋機能。在形成性評價中,教師、家長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選拔少數優秀學生,而是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并為教師提供反饋信息,幫助學生進步。形成性評價重視從學生的日常表現中提取信息的技術,通過收集學生日常學習的情況和教師指導的情況,以及課堂教學氣氛的信息,可幫助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形成性評價不僅可以使學生明確今后如何學,而且可以使教師明確今后怎樣教,幫助教師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修正教學計劃。
五、結語
以教師和學生為對象的形成性評價模式是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應該不斷研究和探索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使之成為一個動態的、不斷優化并能不斷適應高職教育目標的體系。教師通過形成性評價體系可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改進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何雪蓮.提高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8,(17).
[2]左煥琪.外語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3]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
[4]梁正溜.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索[J].外語界,2004,(3).
[5]任寶貴.多元智能評價觀在大學英語教學評價中的運用[J].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6).
[6]郭兆康.飯店情景英語[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7]王建華.淺議高職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J].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3,(4).
責編: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