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的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建構主義理論為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對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建構主義;改革
隨著社會的轉型,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在英語人才方面,特別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等應用能力。社會需要具有較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就需要學校下工夫去培養(yǎng)。實施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教學改革是貫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的必然趨勢?!墩n程要求》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但基礎階段的大學英語對于大幅度地提高綜合語言能力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在高年級開設以高級英語為核心的高級拓展課程,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化素質和雙語交際能力。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教學改革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有助于學生的考研和就業(yè),可以幫助他們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據(jù)優(yōu)勢。因此,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一、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現(xiàn)狀分析
筆者參與的教學改革項目組對所在學校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旨在探討目前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大學英語的教學符合并滿足市場要求,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復合型英語人才。筆者采用了調查實證、歸納法和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等方法來展開可行性論證。項目組通過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對本校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教學相關的問題進行調查。在廣泛收集資料、認真分析資料的基礎上,將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設計成調查表發(fā)給學生,了解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并驗證改革策略的有效性。本次調查內(nèi)容包括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等方面。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滿意率僅為14.8%。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目前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不能夠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學生認為,課程設置“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教學內(nèi)容有待于進一步拓展;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低層次重復”,不能完全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原則。大部分學生認為,根據(jù)語言學習規(guī)律,大學英語課程可以分為輸入、輸出與拓展三個階段。“輸入”階段可以包括聽力、閱讀、詞匯和語法等內(nèi)容,“輸出”階段可以包括口語、寫作、翻譯和測試等內(nèi)容,“拓展”階段可以包括文學選讀、專業(yè)英語等內(nèi)容。在“語言知識與技能”模塊,聽力和閱讀較受歡迎;在“語言應用與實踐”模塊,口語和翻譯較受歡迎;在“語言拓展與欣賞”模塊,英美文學史、影視鑒賞、英美散文和英語詩歌賞析等較受歡迎。學生普遍認為,執(zhí)行《課程要求》后,大學英語的教學內(nèi)容必須提高專業(yè)化、理論化程度。
部分學生對目前的教學模式不滿意或者不太滿意。他們認為,大學英語高級階段的課程應該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需求與《課程要求》所提出的“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進基于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英語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與條件”是一致的。
大部分學生認為,不同層次的課程可設置不同的學分和考核模式,“輸入”模塊以記憶為主,應以考試為主要考核方式;“輸出”模塊以應用為主,應以模擬實踐為主要考核方式;“拓展”模塊以綜合能力考查為主,應以研究報告為主要考核方式。根據(jù)模塊課程的不同特點,可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大多數(shù)學生希望自己有選擇課程的自主權,能夠在5至6個學期內(nèi)修滿大學英語的16個學分。
二、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改革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理論為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項目組在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對本校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實施了改革。
1.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
任務和環(huán)境是建構主義理論的重要因素。教學內(nèi)容的構建為師生提供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環(huán)境?!墩n程要求》指出,各高校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將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yè)英語類等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有機結合,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練和提高”。
項目組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以《課程要求》為指導,依據(jù)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為目標,開設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課程,使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更加吻合。項目組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文化素質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融語言技能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的傳輸和培養(yǎng)為一體,加大“說”“寫”等輸出性或表達性技能的培養(yǎng)。項目組根據(jù)各課程模塊的不同特點設計出與之相適應的網(wǎng)絡自主學習內(nèi)容,使自主學習內(nèi)容既能與課堂內(nèi)容相互補充,又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
課程設置分為語言知識、語言應用技能、學習策略、文化素養(yǎng)四個方面,項目組建立了以高級英語為核心課程,高級英語閱讀、英語寫作和翻譯等應用型英語技能訓練課作為外圍選修課程的復合課程體系。項目組還推出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課程供全校學生選修并計算學分。這樣,學生在課程的選擇上就具有較大的自由度,適應了他們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要求。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主要為選修課,采用較為流行的英文原版教材和課件,所有教學內(nèi)容及輔助內(nèi)容都以不同載體、不同媒介展現(xiàn),共同構建起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學習的優(yōu)良環(huán)境,以利于學習者語言知識和能力的獲得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教學模式的改革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是主動建構者的幫助者、促進者。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項目組改進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主題式、任務式、互動式等多元化的立體教學模式。教師轉變?yōu)閷W習的促進者,協(xié)助學生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學習、構建知識、形成能力。新的教學模式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運用網(wǎng)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fā)展。項目組采用綜合技能教學法,融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培養(yǎng)為一體,實現(xiàn)“輸入”與“輸出”的巧妙結合,有效提高課程效率,體現(xiàn)英語教學實用性、文化性與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則。新的教學模式在技術上具有可操作性,在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和吸收了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3.評價體系的改革
診斷與反思是建構主義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組每學期通過課堂活動記錄、網(wǎng)絡學習記錄及作業(yè)(含書面作業(yè))、學生學習自評及互評,對學習過程實行監(jiān)控和評估。項目組構建課堂學習與課外自主學習考評相結合、必修課與選修課考評相結合、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等多種考核形式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項目組采用靈活多樣、針對性強、逼近語言真實運用的考核方式,重視學生學習和主動參與的過程,全面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評價體系的改革以“考”促學,充分發(fā)揮考試的積極作用。項目組按照《課程要求》的指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估和監(jiān)督,從而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三、結語
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項目組對本校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新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貫徹了《課程要求》的精神,適應了社會的需求,提高了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的外語素質,得到了師生的普遍認可。教改經(jīng)驗和教改成果對于同類院校的大學英語高級拓展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傅夢媛.建構主義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師素質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6,(11).
[2]李黎.拓展性教學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06,(3).
[3]陸建平.《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人文優(yōu)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0).
責編: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