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朋友,當您拿到帶著油墨芳香的第61期《河南教育》(高校版)時,她正迎來自己5周歲的生日。5年,1000多個日夜,一本年輕的雜志就這樣從無到有,摸索前進,一路走來……
2005年5月,伴隨著河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河南教育》(高校版)誕生了。雜志的創辦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時任主管教育的副省長賈連朝為雜志創刊作出重要批示,稱“《河南教育》(高校版)的創刊,為宣傳、服務我省高等教育事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輿論陣地,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希望《河南教育》(高校版)植根于高等教育事業沃土,把握時代脈搏,貼近高校師生,做好宣傳、服務和輿論引導工作,為我省高等教育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雜志的創辦也得到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省委高校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蔣篤運,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訾新建在百忙之中積極為雜志創刊號撰寫文章。在創刊號籌備的過程中,訾新建副廳長還多次到河南教育報刊社聽取匯報,并親自會同社領導和編輯部的同志,就雜志的定位及今后的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對辦好刊物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支持。雜志的創刊也得到了全省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不少高校的領導在百忙之中為雜志的創刊發來賀信、賀電,宣傳部門的同志為我們的采訪活動提供了熱情周到的幫助,并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和優質稿件。值得一提的是,5年來,省教育廳各相關處室也從多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可以說,沒有大家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也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值此雜志創刊5周年之際,我們對長期以來一直關心和支持雜志發展的各級領導、高等教育專家、高校師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辦刊5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河南省教育廳的中心工作、圍繞河南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和熱點問題,做好宣傳、服務和輿論引導工作,為河南高等教育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5年來,雜志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影響日益擴大,不僅受到了廣大高校師生的好評,也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領導的批示和表彰,還摘取了“河南省社會科學一級期刊”“河南省第四屆二十佳期刊”的桂冠。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河南省委原副書記陳全國、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菊梅、河南省原副省長賈連朝等省領導均為雜志撰寫過文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的專家和教授也紛紛為雜志撰稿。
2009年3月,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對我刊策劃的“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大學生就業”的特別報道作出重要批示:“《河南教育》雜志開展引導、服務、推動大學生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得很好。”省教育廳廳長蔣篤運、副廳長訾新建等也分別作出批示。2009年4月8日,《中國新聞出版報》“要聞版”以《徐光春肯定〈河南教育〉關注大學生就業報道》為題對我刊進行報道。2009年4月28日,河南省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河南報刊審讀》第4期發表閱評員文章,以《徐光春書記就〈河南教育〉關于“大學生就業”報道作出批示》為題,對我刊長期以來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報道和關注給予高度評價。
“關注高等教育、關愛高校師生”是我們創刊之初就確立的辦刊宗旨,“搭好平臺、搞好服務、盡心盡力為高校改革發展鼓與呼”是我們永遠堅守的使命和責任。創刊5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如今,在雜志將要度過5周歲生日之際,盤點、回顧她走過的5年發展之路,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們努力過、付出過,也成長著、收獲著。5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將以創刊5周年為契機,總結經驗,再接再厲,繼續創新辦刊形式、提高雜志質量,堅持高質量、高品位,進一步擴大雜志影響力,努力將雜志辦成高校師生喜聞樂見的期刊品牌。
當前,河南高等教育正處于改革發展和提高質量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方向、質量提高程度不僅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影響到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把“堅持科教興豫,實施人才強省”作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6項戰略舉措之一。要實施“科教興豫”戰略和“人才強省”戰略,就必須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將高等教育的發展切實轉移到內涵建設的軌道上來,促進教育質量的大提升,實現高等教育的新跨越。在這一過程中,新聞媒體的宣傳引導作用意義重大。而作為河南省唯一的高等教育領域的新聞期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信心、有能力挑起這份重擔。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意氣風發,我們豪情滿懷。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肩負歷史使命,我們勇擔時代重任。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以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總要求為目標,把堅持“四個重在”貫穿到高等教育宣傳思想工作的各個方面,準確把握,全面貫徹,抓好落實,見到實效。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不斷開拓創新,提高刊物質量,進一步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切實發揮高教期刊的重要作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河南高等教育事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