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是大學生管理、教育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更是大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做好輔導員工作不僅要有“五心”和“五勤”,更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創新方法。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帶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時其中所隱含的消極內容也侵蝕著一部分人的心靈,如果他們的自控能力差就會深受其害。我的學生小王就是其中的一個受害者。
小王從大一開始就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為了有一個不受約束的“自由空間”,他在校外租房,并買了電腦;為了把游戲級別升得更高,他把鬧鐘定到凌晨兩點起床打游戲。在他的世界里,游戲是第一需要,睡覺吃飯都是次要的,更別說上課了。他的生活習慣也完全不符合常理:早上不吃飯,下午三點吃中午飯,晚上十點左右吃晚飯。他除了吃飯時間下樓,其余時間都待在小黑屋里,時間長了他的臉變得有些蒼白,背也有些駝了。他才剛滿18周歲,假如放任不管,他很可能會走上邪路,成為社會的負擔,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和壓力。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他從網絡游戲誤區中拉出來。
我開始把小王當做朋友去關心。通過家訪,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個人愛好和生活習慣,有了這個基礎,我再和小王談話時就不易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他平常就是以打游戲為主,生活完全沒有規律,所以我就勸他早上一定要吃飯,哪怕吃一點也比不吃好,否則對胃的傷害太大;告知他常坐電腦旁對身體輻射太嚴重,要經常出去走走,鍛煉一下身體,身體是最重要的。經過幾次勸說之后,我開始發現上午他偶爾去上課了,而且還帶著早餐。因為他喜歡上網,所以我就利用業余時間通過QQ和他聊天,看他的QQ空間并給他回帖,這樣他會感覺到我沒有把他當做“外人”,而我也因此“闖入”了他的內心世界。有時我還到他的出租屋去,看看他生活的狀況,并趁機和他談心。跟他談的越多,他就越是把我當做知心朋友,慢慢地他對我傾訴的事情越來越多。
原來,他之所以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是因為他感覺只有在網絡的虛幻世界里才能找到自尊與自信,才能得到一種贏家的快感與滿足。而在現實生活中,他認為他是老師瞧不起、同學不愿接觸的“差生”,他幾乎沒有朋友,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更不用說有成功的喜悅了。
所以,當我看到他有所進步的時候就及時表揚他。結果是,他受到的表揚越多,就會更加努力以贏得更多的表揚。于是,他的表現越來越好。有一次,班長對我說:“孫老師,小王最近變化可大了,而且知道學習了。每次下課了他都不走,我們喊他走,他卻說‘我還沒把這個問題弄懂’,上課還經常問老師問題。”聽到這些,我心里突然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我知道,小王已經開始“回歸”正常了,如果這個時候對他加強正面引導的話,他有很大的機會徹底跳出網絡的漩渦。于是,我就從家長的艱辛和目前就業形勢的角度來教育他,指引他要好好學習,改變以前沉迷于網絡的壞習慣。此時,他并不會覺得我管得太多了,相反則認為老師做得對,會更加努力地改變自己。
直到有一天,系黨支部書記給我說:“聽說以前經常不來上課的小王現在已經不曠課了,當時讓你接這個班的時候我還很擔心呢,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繼續努力呀!”我的心一下子溫暖起來,眼睛有些濕潤。我知道,在肯定的背后不知道我默默地付出了多少。俗話說,“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同樣我也要說,“沒有帶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帶的老師”。只要我們把責任和愛心撒滿人生路上,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我想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能獲得成功。
通過這件事,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要想做好輔導員工作,一要有“五心”:責任心、愛心、熱心、耐心和公正心,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二要做到“五勤”:腿勤、口勤、手勤、眼勤和心勤;三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善于運用網絡,讓網絡成為輔導員了解大學生思想和心理變化的窗口,這樣有利于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及時有效地進行思想交流和引導。
(作者系鄭州經貿職業學院輔導員)
責編:趙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