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真
(徐州工程學院圖書館,江蘇 徐州 221008)
所謂區域性中心圖書館是指在區域內圖書館合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組織體系。它是將區域內分散的圖書館組織起來,按照自愿參加、平等協商、資源共建共享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區域圖書館網絡體系。其中要有一個中心館,其他各成員館為分館。
國外較有影響的區域性圖書館有:美國的WRLC、OhioLINK、GALILEO;英國的CURL、SCONUL;德國的巴伐利亞州圖書館聯合網、黑森圖書館聯合體、柏林——勃蘭登堡圖書館聯合體等。日本區域性圖書館建設雖然不如歐美等國家有影響,但由于圖書館協會等中間組織的主導,它是高度組織化、制度化和有序發展的實體式合作。國內有影響的區域性中心圖書館是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和東莞市中心圖書館。
以徐州地區圖書館為例,徐州共分5區6縣(市)(以下統稱為“縣區”),分別為:云龍區、鼓樓區、泉山區、九里區、賈汪區、銅山縣、沛縣、豐縣、睢寧縣、邳州市和新沂市。以圖書館類型劃分,基本可分為:大中專院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科研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企事業單位圖書館、政府部門圖書館等。


作者建議使用模式1,因為各專業專類圖書館性質相同,一般具有相同的需求和共性問題,彼此間聯系較密切,這樣便于工作的協調開展。其中,中心館由中國礦業大學和徐州市圖書館之一或兩者聯合承擔,各成員館在采訪、編目、統配、技術等方面設有專門人員,負責與中心館的聯絡和日常業務的開展。
按照自愿加入、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服務民眾的總協作原則組建。中心館與各成員館以及各成員館之間無行政隸屬關系,屬于受協議和合約制約的獨立實體,它有別于常見的協會或行業性組織等形式,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新的組織模式。
3.1.1 館藏個性化
各成員館在充分調研讀者需求和本館實際的基礎上,確立館藏特色。建立特色館藏不僅可有效利用有限的購書經費,更可打造各成員館的“品牌效應”,從而更好地滿足當地民眾的知識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比如徐州師范大學的漢化像石的研究、徐州工程學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1.2 聯合采編
統一采購,集中編目,各自保存,共同使用。這既是實現書目數據標準、規范的重要途徑,也是實行“一卡通”服務的重要保證,同時還可杜絕以往采購中的商業賄賂現象。
3.1.3 統一調配
既包括新書由總館向各成員館的配送,也包括接收他館圖書的歸還運送。書刊調配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到讀者服務的滿意度,所以這一環節至關重要。
3.2.1 通借通還
以徐州地區為例,總館和各成員館實行一卡制,即只要在任一圖書館內辦理借閱證,就可在徐州地區任一圖書館內享受免費服務,比如借書、還書、續借、預約、閱覽等。
3.2.2 知識援助
知識援助是指通過支援性的知識服務,提升弱勢群體的競爭能力,增加他們的社會參與機會,改變其弱勢地位。弱勢群體指由于各種客觀條件(自身或社會環境)的限制,在權力和權利、發展機遇、生活的物質條件等方面,不具有任何優勢的人群。如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城市失業者、農民工、災難求助者、無家可歸者等。[2]
知識援助是從根本上解決他們所面臨困難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對弱勢群體的精神呵護和人文關懷。圖書館提供知識援助有利于消除知識資源分布的不合理,實現知識在社會的公平分配,既體現了圖書館服務的公益性,即平等和免費;又能使圖書館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實現弱勢群體平等發展的同時也有利于圖書館自身發展。
3.2.3 社會服務
圖書館社會服務是指為全民提供“文化素質”和“生產能力”,即憑借其文獻資源、環境條件及導讀服務等為各個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學習者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務。圖書館面向社會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發揮地區文獻信息中心的作用,支持地方建設,這是新形勢對圖書館提出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一種無可推卸的社會責任。[3]
各圖書館的基礎不同,現代技術的運用不同,要實現通借通還的一體化,就需要在硬件設施、技術應用、統一調配、業務培訓等方面達到一致或相近的水平,中心館可以在這些方面提供技術和人員支持,但購置經費應由各成員館自籌。
下設辦公室和發展部。其中辦公室主要負責后勤保障、讀者投訴、人員考核、管理機制、工作效率、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發展部主要負責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科研指導、專業進修、業務拓展等。
下設讀者部、學科部、知識援助部。其中讀者部負責借還、薦書、預約、續借、延期、導讀等工作;學科部負責文獻傳遞、新書推送、專利查新、課題追蹤等工作;知識援助部負責針對用戶的講座、培訓、競賽,以及用戶需求分析、技術教育、品質培養(比如誠信)等工作。
主要承擔網站建設、網絡維護、故障維修以及光盤刻錄、磁帶翻錄、復印、打印、掃描等相關技術工作。
下設采編部和配送部。其中采編部負責書刊的采訪、訂購、驗收、分類、編目等工作;配送部負責書刊的典藏、調配和發送等工作。
總之,徐州作為蘇北重鎮,五省通衢,交通便利,是全國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全省唯一的能源工業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發展戰略中占據重要位置。目前,江蘇省省委、省政府又把徐州劃入了“長三角經濟圈”,并將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作為統籌全省發展的重大戰略。在此背景下,如何改變其在經濟、文化相對于蘇南比較落后的狀況,如何提高民眾的知識水平、信息素養,是徐州圖書館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衷心期盼徐州地區中心圖書館建設能早日初見雛形。
[1] 王世偉.城市中心圖書館的現在與未來[J].圖書情報工作,2009(1):9.
[2] 趙國忠.對弱勢群體提供知識援助的幾點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06(10):142-157.
[3] 馬寧.堅持創新發展 延伸社會服務[J].新世紀圖書館,200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