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偉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人生如斯,船市更是起起落落。
說起周期性行業,無論是造船還是修船,拆船,悉數在列。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起,福安船業便隨著國家宏觀政策、外部市場環境而起起落落,直到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已經遭遇過四輪調整。但正如詮釋閩人特征的《愛拼才會贏》所唱,“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倍嗌亠L浪過去,福安船業經過調整,屢挫屢強,直到成為中國三大民間造船基地之一。
1975~1995年:自購自改,船業興起
上世紀70年代末,賽江流域第一艘鐵殼船的下水,意味著福安船業進入了現代工業的范疇。1975年底到1985年初,也成為福安船業歷史上的第一次發展高潮。
“鐵殼船其實比木船要好造很多?!备=ㄊ∪A海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奶賢說道。出身造船世家的張奶賢回憶道,他是第一批掌握了鐵殼船制造技術的福安船老大,當時鐵殼船一般只有幾十噸,最小的才二十來噸。彼時,賽江依然是閩東一帶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張奶賢主要忙活跑運輸,遇到有人買船便把自己現成的船只出售。
直到1989年,張奶賢才開始專業造船。當年,福安船業盛行收購漁船,改造成貨船,從而賺取高額差價。不過很快,福安造船業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低谷。1992年,市場行隋急轉而下,很多人手中囤積的漁船難以出手,不得不賤賣?!拔覄偤檬稚鲜R凰?,原本80多萬收購的,賣出時只能值50多萬,這還算比較幸運?!睆埬藤t介紹,很多同行當時100多萬的投資只回收了3萬多元,那一年很多船老板不敢回家過年。
經歷了第一波低谷后,1993年福安船業便開始逐步復蘇。朱細松正是在1993年開始了與船業的再次親密接觸。那時,朱細松正擔任下白石鎮建筑公司經理,但之前多年的傳統造船經歷,讓他對船依然割舍不下?!按谘睾5貐^,是經濟發展的必須工具,不會過時。”抱著這樣的信念,朱細松在當地鎮委書記和鎮長的支持下,將本地大批失業熟練工組織起來,牽頭組織了福安當時規模最大的集體所有制船企。據朱細松介紹,1993年福安只有9家船企,均以修船和改造業務為主,服務的對象也是周邊地區的近海船只。從1993年下半年到1995年初,福安船業迎來了自己的第二輪發展高潮。
1995年又一場來自運輸行業的危機,打斷了船企的好日子。“原本福安到上海的運費每噸120元,1995年下跌到每噸50元。”朱細松回憶,船企前兩年都是將舊船以每噸1000多元的價格收購,修理改造后以每噸1500元的價格賣出。但1995年,舊船每噸的收購價已經上漲到1500元,但改造后的賣出價下降到1200多元還無法賣出。朱細松所在船企的股東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在1995年下半年將股份轉讓給如今福安市環澳船舶發展有限公司鄭祖華董事長,而朱細松也被董事長挽留,成為福安市環澳船舶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1996~2008年:造拆修全面發展,融入大市場
起于草根,福安船舶業能發展成為如今國內三大民間船舶基地,1996~1997兩年的變化至關重要?!皬纳鲜兰o90年代初期開始,陸續就有國內大型船企將無暇承接的低附加值、小型業務轉移給民企,1996年開始,這種現象就更為突出。”福安船舶行業協會原名譽會長汪錦章介紹,經歷過前兩次風浪的洗禮,福安船企普遍意識到造好船后等客上門模式難以持續,主動承攬訂單,成為福安船企的集體行為。這也使得,福安船業從資金來源、市場到船型設計,開始融入整個產業鏈和大市場,開始了嬗變。
從資金上看,承接訂單船,一般都是由船東預付一定比例的船款,其余部分暫時由船廠墊資,按照工程進度不斷給付。隨著福安船廠承接的船型不斷朝大型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船廠墊資的金額也在不斷上升,單一民間融資和借貸手段已經難以滿足船企的需求。從業務上看,福安船業所承接的業務也從周邊區域不斷外擴,從外省漸至世界各地,產品也從近海船只朝遠洋船乃至無限航區發展,與全球航運業的聯系日益緊密。福安船業已經作為一個整體深深地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市場中,福安船業的周期性開始更多地受到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與航運指數、鐵礦石價格等開始同步共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很快給福安船業上了一課,也成為福安船業歷史上的第三次低谷?!暗敃r很多船廠已經開始承接國外修造業務,亞洲金融危機雖然使得國內和亞洲一帶的船市受到沖擊,業務有所下滑,但總體上沒有使得行業陷入困境太久。”朱細松說道。
在經歷了1998~2002年四年的低谷后,從2002年開始,全球航運業進入了黃金時期,帶動船市的長期繁榮。也正是在這一年,已經形成一定產業規模的福安船業成立了自己的協會——福安市船舶行業協會,翻開了產業發展的新篇章。2003年,從白馬船廠廠長崗位上退休下來的汪錦章進入協會工作?!?003年,協會花了3個多月時間,對福安船業詳細地摸了一次家底。當時,福安船企普遍小而散,修拆業務依然是企業的主業務。那時,企業主們普遍認為船舶業投資巨大,風險很高,看不到未來前景,不愿意過多投資,抱著賺一把就走的心態?!蓖翦\章說道。隨著產業的發展,各方的心態也在悄然變化,從2004年底開始,福安船企普遍加大了在技術、人才和設備上的投入。汪錦章回憶,從2004年底開始,船老大們想把企業打造為百年船企,謀求做大做強的欲望日益強烈。而2008年海嘯而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則開啟了福安船業第四次低谷,也拉開了發展新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