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yan Bhanoo 彭 娟
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能源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攜手開展對清潔能源研究的合作,這將意義重大。
4月的第一周,美國能源局宣布,為中美兩國清潔能源項目的研究者提供3750萬美元的贊助資金。這筆資金的目的在于加強兩國之間對清潔能源研究的合作。
美能源局能源政策和國際事務部的助理秘書David Sandalow表示,中美兩國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能源消費國,也位于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之列。“對兩國來說,加強合作比單獨分工更有效率。”David Sandalow說,“我們擁有創新的強大實力。”
能源局提供的贊助只限于美國的研究者和研究機構,接受贊助的機構將提供等額的資金投入研究,這就使美國投入的金額達到7500萬美元。中國政府將另外提供7500萬美元支持中國的研究者。
所有申請的項目都必須與兩國有關。“對具體的如何開展工作,我們并沒有嚴格的標準。”Sandalow說,“美國機構可以提出申請,指定的中國合作伙伴可以作為申請的一部分;或者它也可以申請之后再尋找中國的合作伙伴。”
這個計劃的推動者之一是去年成立的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這個中心匯聚了中美兩國的科學家,計劃今年在中美兩國設立總部。
現在,這個計劃的目標集中在三個領域:建筑節能、清潔煤技術和清潔能源汽車。David Sandolow說,建筑節能與建筑的保暖和降溫,以及改進燈光和傳感控制有關。清潔煤技術則包括二氧化碳的收集、儲存技術。
美能源局對清潔能源汽車的創新尤為關注,認為這是一個對兩國都有重要意義的領域。這可能包括電池和掣動的改進,等等。
“但是,這不意味著對其他領域就不進行研究。”David Sandolow說,“如果有其他好的申請項目,我們當然也會仔細研究。”
據David Sandolow說,美能源局還計劃與印度進行一個類似的合作項目,不過目前還未探討細節問題。“我想,這可能在明年年內實現。”他說。
鏈接;中美清潔能源合作有共同利害關系
日本三菱東京銀行駐華盛頓事務所研究員龍野裕香認為,美國和中國因在能源方面有著共同利害關系,一致認為清潔能源的開發和部署是今后能源安全、氣候變暖對策和經濟增長的關鍵,因此,兩國間的能源合作不會因政治經濟摩擦受到影響。
中美兩國在能源產量、能源消耗量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方面都是大國。中國和美國分別有80%和50%的電力依賴煤炭。而且都有一半以上的原油依靠進口。因此,兩國一致認為,清潔能源的開發和部署是今后能源安全、氣候變暖對策和經濟增長的關鍵。
去年11月奧巴馬總統訪華期間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氣候變暖對策。為了深化兩國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達成的應對氣候變化備忘錄,雙方就具體內容達成了協議。
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共同項目反映出中美都互相重視和發展實際利益。盡管中美之間在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數值方面意見相左,但兩國政府都認為必須要削減二氧化碳排放。而且,正是因為沒有在后京都議定書這個大框架問題上達成協議,才提高了致力于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單個能源合作項目的重要性。從中美清潔能源合作的協議內容可以看出,美國能源企業正試圖爭奪勢頭正猛的中國清潔能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