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高等??茖W校 王茶生
庫存管理是現代企業物流管理的一個核心部分,同時也是我國企業內部管理上的薄弱環節?,F代經營管理者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追求高額利潤,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和回報率,采用了先進的庫存管理方法,如:應用預測技術,零庫存管理法,供應鏈管理法等。在傳統模式下,供應鏈上各個節點企業都是各自獨立地制定庫存政策,以追求本身的最小化運作費用,而不是相互合作以減少整個供應鏈的成本。
為解決傳統的庫存思想存在的問題,這幾年產生了一種新型的對企業行之有效的庫存管理方法──聯合庫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JMI是一種供應商和制造商雙方共同管理的思想,JMI以生產為中心,供應商和制造商共同制定統一的采購計劃,共共庫存信息,協調供應鏈過程中的每一個庫存管理者,保持供應鏈相臨的2個節點之間的庫存管理者一致的預期目標,從而消除了需求變異放大現象。各個節點上不再是各自為政的局面,每一個節點上的需求等都是供應商和制造商協調的結果。JMI真正起到了協作供應鏈上各節點的作用,是連接供應商和制造商的紐帶,是一個協調中心。
聯合庫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是指一種聯合供應商和制造商兩方面的思想。JMI是一種風險分擔的庫存管理模式,分銷中心的聯合庫存功能是聯合庫存管理思想的體現,并進一步發展成基于協調中心的聯合庫存管理系統。JMI以生產為中心,供應商和制造商共同制定統一的采購計劃,共共庫存信息,協調供應鏈過程中的每一個庫存管理者,各個節點上不再是各自為政的局面,每一個節點上的需求等都是供應商和制造商協調的結果。JMI在供應鏈中實施合理的風險、成本與效益平衡機制,建立合理的庫存管理風險的預防和分擔機制、合理的庫存成本與運輸成本分擔機制和與風險成本相對應的利益分配機制,在進行有效激勵的同時,避免供需雙方的短視行為及供應鏈局部最優現象的出現。JMI體現了戰略供應商聯盟的新型企業合作關系,強調了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互利合作關系。
假設市場上存在n個相同的供應商和一個制造商,每個供應商都從制造商進商品,并且假設對商品的需求是連續的和均勻發生的,每年的需求量為D,供應商采用(0,Qi)庫存策略,每單位商品的年儲存費用為H,訂購費用系數為K,缺貨費用系數為E,采購單價為F,制造商采用MTS生產方式,其生產率為M,假設單位商品的存儲費用制造商與供應商相同都為H,生產準備費用為S,單位制造成本為C。在經濟生產批量模型下,其庫存變化如圖1所示:
Q 生產批量,Imax 實際最大庫存,P生產率,R需求率,RL定貨點,LT提前期,易得:Imax=Q(1-R/P)。這樣在傳統模式下,供應商和制造商分別追求自身成本的最小化。

圖1 經濟生產批量模型下的庫存變化圖
對于供應商,總費用=庫存費用+采購費用+缺貨費用+購買費用,即 TCR=H(Q1/2)+ K(D/ Q1)+ E(D/ Q1)+FD= H(Q1/2)+(K+E)(D/Q1)+ FD
令其一階導數為零求得其經濟定貨批量為:

對于制造商,總費用= 庫存費用+生產準備費用+生產費用,即TCM = H(Imax/2)+ S( nD/ Q2) + CnD= 1/2 H Q2(1-R/P) + S( nD/Q2) + CnD
同樣易得制造商的經濟生產批量為:

供應鏈整體費用為:

但是,如果采用JMI模式,這個供應鏈整體費用就大大的降低了。我們假設所有的供應商和制造商都把商品放到聯合庫存管理中心,該庫存中心的存貨數量變化模型與前面的制造商存貨模型相似。由于制造商與供應商采用聯合庫存管理模式,每單位產品的年存貯費用仍為H,與生產批次有關的系數變為(E+S)(顯然,在JMI模式下,供應商將不再需要花費采購費用,故不包括采購費用系數K),求得制造商的經濟生產批量為:

庫存中心的最大庫存量為:

整個供應鏈成本=中心庫存費用+生產費用+缺貨費用+購買費用+生產費用


兩者平方后作差:(TC)2-(TC*)2均不考慮尾項nD(C+F)
從上面的實證分析可得出,該庫存管理模型能有效改善供應鏈系統中出現的牛鞭效應現象,減少不必要的庫存,提高供應鏈的同步化程度,進而優化供應鏈的整體運作性能。
①降低了供應鏈的存貨水平,大大降低了牛鞭效應及需求預測失誤。②更快響應顧客需求。③供應商有更加豐富的庫存,從而能大大提高顧客滿足率,即使一個很小的零售店,也能滿足顧客多樣化的需求,因為他擁有整個庫存中心的存貨總類作為其備用庫存,降低了由于缺貨導致的銷售機會的損失。④減少風險,制造商供應商共同預測減少需求預測失誤從而避免了滯銷積壓庫存帶來的風險。即使出現這種風險,也將由眾多的供應商以及供應商一起來承擔風險,而不是由某一個節點企業承擔全部損失。⑤精簡采購程序,節約了采購費用,充分利用了電子商務的優勢。⑥對制造商而言,有了一個穩定的需求,生產計劃的安排更為容易,從而為精細生產延遲制造提供了條件,降低了制造成本。
聯合庫存管理只是一種由供應商與下游企業共同協作來管理庫存的思想,如果要具體操作那就取決于產品屬性??傊?,聯合庫存管理模式是企業實現供應鏈同步化運作的條件和保證,大大降低了供應鏈中的需求扭曲現象,同時保證庫存的不確定性的發生概率,提高了供應鏈的穩定性。聯合庫存管理為改進供應鏈管理水平提供依據,為實現零庫存管理、準時采購以及精細供應鏈管理創造了條件。
[1]李偉,林輝.供應鏈中聯合庫存管理及利益分配模型的研究[J].物流技術,2004(8):42~43.
[2]徐章一,江海軍.聯合庫存管理的四種實現形式[J].物流技術,2006(3):28~36.
[3]李建民.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聯合庫存管理[J].鐵路采購與物流,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