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華富
(作者為浙江省支援青川縣災后恢復重建指揮部副指揮長)

2010年是災后重建的收官之年,浙江各援建單位將堅持質量底線,確保把所有援建項目打造成“放心工程”
2010年是災后重建和對口支援的收官之年,浙江省援建青川工作到了最關鍵的決勝階段。任務就是命令,困難就是挑戰。全體援建人員決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和全省援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緊緊依靠全省人民的大愛支援和青川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堅定必勝信念,弘揚浙江精神,堅守時間、質量、投資、安全和廉潔五條底線,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原定3年的援建目標任務;突出改善民生和促進發展兩條主線,優先恢復重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設施,著力幫助建立青川未來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確保按照中央部署于2010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援建任務,向青川群眾和浙江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地震后不久,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對口支援有關文件精神,批準了《浙江省支援青川縣災后恢復重建方案》和《浙江省支援青川縣災后恢復重建三年(項目)規劃》,明確了浙江省援建青川的目標任務。2009年,又根據中央“力爭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災后重建目標任務”的決策部署,調整了援建項目實施進度。2010年,要堅決打好援建青川決勝戰,確保按時圓滿完成各項援建任務。
堅守時間底線,按時完成目標任務。嚴格按照中央“兩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目標任務”的要求,統籌安排,加快推進,確保2010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對口支援任務,絕不拖全國的后腿。一是加強與青川縣的對接及前后方的銜接,加快實施《浙江省支援青川縣災后恢復重建三年(項目)規劃》,及時排定援建項目。二是合理安排工程項目建設工期,確保重大工程項目春節前開工,所有工程原則上在2010年6月底前完工,有條件的力爭在5月12日前竣工,個別困難項目必須于2010年8月底前完工。三是要加強對口支援實物工作量和工程項目形象進度考核,合理確定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并加強督促檢查,有序有力有效推進項目建設,力爭提前完成援建目標。
堅守質量底線,精心打造放心工程。堅持質量第一,強化質量意識,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一是優化結構設計,嚴格執行防震規范,確保援建工程結構安全。二是繼續堅持“大馬拉小車”、“殺雞用牛刀”的做法,選擇高資質施工隊伍,挑選優秀項目經理,加大設備、技術和人員投入。三是鼓勵施工單位加強工程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爭創天府杯、錢江杯乃至魯班獎,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確保把所有援建項目都打造成人民群眾滿意的“放心工程”。
堅守投資底線,嚴格控制資金盤子。積極籌措援建資金,加強工程項目投資控制,嚴格把握資金總盤子。一是把好項目概算關。科學計算項目工程量,合理確定建材信息價,和青川縣共同商定項目取費標準,堅決不援建樓堂館所,絕對不搞超豪華裝修。二是把好工程變更關。區分不同情況加強變更管理,做到“過程監管、及時報告、超前控制”,嚴防項目超概算。三是把好竣工決算關。加快工程結算和項目決算,及時出具援建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報告。四是把好資金統籌關。根據中央要求積極籌措援建資金,根據省政府部署及時下達資金計劃,并統籌安排各類資金和項目,確保把援建資金總盤子控制好。
堅守安全底線,努力做到和諧平安。要始終把安全放在援建工作的首位,確保援建工程和援建人員安全。一是強化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二是把安全責任分解到各援建指揮部、各施工隊伍、各班組和各責任人員,切實做到任務明確、要求清晰、責任落實。三是做細安全預案,做實防范措施,進一步強化安全措施,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堅守廉潔底線,充分展示援建豐采。一是強化理論學習和廉政教育,加強黨性鍛煉,提高政治素養,進一步增強抗腐防變能力。二是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三是要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做好援建資金物資的監督檢查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警鐘常鳴。
堅持以人為本,及時恢復災區人民群眾最急需的生活設施,優先重建關系災區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工程,確保通過援建使災區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面完成家園援建工程,確保受災群眾全部入住永久性住房。2010年要繼續做好家園援建工作,讓所有受災群眾早日入住結構安全、質量可靠、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富有特色的永久性住房。在農房援建方面,要重點推進沼氣、圈舍、連戶路、庭院環境等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抓好農房援建“661”工程的掃尾工作,力爭春節前受災農戶入住新建住房,確保所有受災群眾全部在永久性住房過冬。在城鎮居民住房建設方面,要重點推進喬莊、竹園、青溪、三鍋、關莊、涼水、沙洲、木魚等8個重點鄉鎮共計30萬平方米安居房建設,力爭于“5.12”前基本完成并交付使用。
基本完成設施援建項目,確保援建工程正常運行惠及千家萬戶。2010年,不但要加快建設速度盡快完成援建任務,而且應幫助青川強化運行管理,充分發揮設施效益。一是加快續建工程建設,早日完成建設任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春節前基本完成,讓群眾早日喝上“放心水”;喬莊小學、木魚中學、木魚小學今年1月份建成交付,確保春節后的新學期投入使用;包括青川中學、青川職業高中等縣級重點學校的智慧島教育園區8月份建成,確保9月份新學年開學時投入使用;青川人民醫院、竹園醫院6月份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加強交付項目的后續管理,最大限度發揮援建工程使用效益。做好項目移交,加強人員培訓,強化業務指導,努力在較短時間內提高援建工程運營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設施的使用效益。
堅持造血與輸血相結合,努力通過援建幫助青川增強發展意識,確立科學發展理念,夯實發展基礎,提高持續發展能力,構筑發展平臺,建立長效發展機制,為青川長遠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增強發展意識,培育科學發展理念。青川地廣人稀,資源豐富。青川縣委、縣政府“生態立縣、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符合青川實際,是科學發展觀在青川的生動實踐,為青川的未來指明了方向。要通過援建增強青川人民的發展意識和市場觀念,幫助青川立足當地優勢,勇于創新創業,充分運用災后重建和對口支援的重大機遇,著力培育具有特色優勢和發展潛力的低碳生態經濟。
夯實發展基礎,提高持續發展能力。災后重建和對口支援是青川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必須緊緊抓住并充分運用,為青川未來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一要重視發展環境的援建。既要加強硬環境的建設,注重項目的填平補齊,形成良好的交通、能源、通信條件和生產生活環境,更要幫助制訂政策、建立機制、改善服務,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軟環境,構筑產業發展高地。二要重視發展優勢的培育。既要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更要幫助引進浙江企業,力爭通過援建形成青川持續發展的新優勢。三要在發展中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本土人才,更要幫助開展培訓、交流、結對幫扶等活動,通過援建提高黨政干部、企業家的科學發展能力,以及勞動力的知識水平和技術素養,培養支撐青川發展的各類人才。
構筑發展平臺,建立長效發展機制。一是辦好川浙合作產業園和竹園經濟開發區黃沙產業園等產業發展平臺。截至2009年底,川浙合作產業園累計從浙江引進項目10個,總投資15.9億元,其中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2個項目建成投產。竹園經濟開發區是青川縣工業經濟的疏解地和集聚區,2010年要繼續加強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加快形成產業規模和競爭優勢。二是培育一批優勢特色產業和骨干龍頭企業。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引進浙江機制體制,利用浙江市場技術,重點圍繞茶葉、食用菌、畜牧業、水產業、核桃、油橄欖等特色優勢產業,通過援建加快培育一批骨干龍頭企業,并帶動千家萬戶勞動致富。三是辦好智慧島教育園區。智慧島教育園區位于青川竹園經濟開發區,集中了青川中學、青川職業高中、青川教師進修學校等重點教學機構,由浙江省全額援建。努力把青川中學、青川職業高中辦成川北有影響、有特色的教學機構,把智慧島建設成人才的搖籃和青川經濟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