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馮潔

在學生心目中,帥新武是循循善誘的創業導師;在員工眼中,他是深諳商道的公司掌門人;在管理學界,他又是諸多管理學理論的創立人;在華立集團“大老板”汪力成看來,他也許又是一名出色的職業經理人
帥新武的身份是浙江華凱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裁。然而,比起“華凱新農”這個不到三歲的企業,“帥新武”三個字的名氣顯然要大得多。他是“新木桶理論”、“四節循環法”、“管理進化論”、“良性激勵法”、“成事三字經”、“X+1模式”等經濟管理學說的全球創立人,被媒體譽稱為“敏感的經濟動物”。
學“茶”出身的帥新武,在工業領域兜兜轉轉一圈,如今擔當起華凱新農“新型農場主”的角色。他調侃,這是一個輪回,從“茶”到“工業”再到“農業”,他又回到了久違了的自然境界。
看得出,眼前這個熱愛自然境界的企業家,確實如他自己所言,快樂工作,快樂生活著。哪怕是抽出某個周末的時間接受專訪,帥新武也將其認定為一種生活般的快樂工作,“只要不是在辦公室批閱文件,我覺得都可以視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偶爾和客戶出來談生意,包括像今天這樣的采訪,我同樣當作是在過周末?!彼f,自己所踐行的,恰是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之說。
從“茶師”走來的帥新武,身上有的是一股難以言表的“茶性”。“和、敬、清、雅”這四大茶性,在帥新武看來不僅僅是茶之經典,更是身為一位管理者所必須遵循的規律。帥新武笑稱,“現在哪怕是發火,也不會很激烈,更不會去惡意對付一個人。對我來說,任何一個人都是值得感恩的,哪怕是我的敵人。”
平和的心態,讓帥新武在任何時候都游刃有余?!斑@些年,我既在集體企業、合資企業呆過,也在民營企業呆過,從事的崗位也是跨越了財務、技術、生產、計劃、質量管理、企業管理,得出的結論是,對我而言,這些崗位并沒有太大的差別,要做好這些工作,總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感悟?!?/p>
帥新武的確是一個好“悟”之人。“吾到世40年余,悟出以下‘人生三職’:天職——生兒育女、繁衍人類、照顧長輩、和諧所有人,此為家庭責任;地職——盡力為人類社會進步發展作些好事、實事,此為事業責任;本職——在搭乘“生命列車”的短暫路程中應健康快樂,此為本我責任?!?/p>
這是帥新武關于“人生三職”的一段感悟,與其說是感悟,不如說是其人生坐標。對帥新武而言,責任、成功與快樂之間有著必然的邏輯聯系?!耙粋€有責任感的人,才能夠取得成功,也才會擁有相應的快樂;而擁有了快樂,就會具有更強烈的責任感,也更容易成功。如此不斷循環,便能將責任、成功與快樂一一收入囊中。”
采訪之前就得知,帥新武是學茶出身。關于他如何蛻變為一位國內知名的管理大師,似乎也就平添了一分傳奇色彩。
在帥新武的記憶里,彼得·德魯克是他的“啟蒙老師”?!拔铱吹牡谝槐竟芾韺W著作就是彼得·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說起這本自己的啟蒙“教材”,帥新武臉上顯露出了激動的神色,“當時這本書還只有臺灣版,翻譯過來是彼特·杜拉克的《有效的管理者》,這本書我看了十多遍,從一個對管理沒有任何認識的人,到一個精通管理的人??梢哉f是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一生。”
學生時代的帥新武,以茶學大師作為自己的目標,故而選擇了“茶學”作為自己的第一志愿。走上工作崗位的頭兩年,帥新武一如既往地做著自己喜歡的“茶師”。所不同的,這個階段的他,開始習慣另一種生活節奏,那就是邊工作、邊學習、邊研究?!拔沂莻€勤奮的人,但同時還是個有想法的人,不是學一點就算了,而是要學有所用?!睅浶挛浠貞洠斖g人都在看三毛言情小說的時候,他卻甘于寂寞地啃著自己感興趣的管理學著作,一遍又一遍。
多數人知道帥新武,都是自他進入華立集團開始。事實上,在這之前帥新武已經小有名氣了,只是以另一種方式,“1996年到華立前,我已經編了95萬字的《企業管理大全》和25萬字的《全面質量管理》?!?/p>
和華立結緣源起于一筆生意。當時的帥新武是中美合資杭州康茗飲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華立欲與之建立戰略合作聯盟,當時的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派四個人對該公司進行了調研。孰料,在發回的調研報告中,2/3的篇幅都是在介紹帥新武這個人。汪力成閱后當機立斷:既然此人有此般能耐,為什么不將其收歸旗下,為華立所用呢?
于是,在青山湖、在余杭、在華立集團總部,汪力成與帥新武連續三次會面,試圖說服這位潛在的管理大師加盟華立。如今想來,帥新武說,覺得那三次會面頗有些“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意味。不過,打動他的,并非僅僅是汪力成本人所表現出的誠意與個人魅力,而是華立所內蘊的企業文化。
多年以后,汪力成將華立的企業宗旨概括為:激情成就夢想,成功源于責任。帥新武才恍然悟得,這種企業文化恰恰是自己孜孜以求的。
從子公司總經理,到首席運營官,到華立醫藥集團運營副總裁,再到母公司股東代表兼任四家上市公司董事、監事會主席,直至如今擔當“華凱新農業”掌門人,帥新武說,自己就像是一瓶萬精油,哪里需要去哪里。“對華立,我是感恩的。這些年,呆過了不少崗位,正是由于這些磨練,讓我蛻變成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管理者。”
采訪中,帥新武反復強調,他所從事的是有別于傳統的“新農業”。而關于他的新農業模型,帥新武早已有了自己的概括:以資本運作的手法來快速整合農業資源,將工業化的管理理念植入農業生產之中,將現代商業模式植入農產品銷售環節。
成立僅僅3年,集聚3萬多畝土地,建成14個現代新型農場,帥新武說,若非以資本運作之手法來快速整合農業資源,恐怕未必會有今日之景象。2007年1月,公司成立的啟動資金并不算寬裕,深諳并購之道的帥新武經過反復研究,果斷地收購了海南東方元合公司、浙江華立市政環境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以及浙江華野園藝發展有限公司,他稱這一年為“資源獲取年”。成功的并購為帥新武帶來的或許是一劑強心劑,公司成立第一年,華凱新農已實現營業收入1.95億元,凈利潤578萬元,當年的投資收益率接近20%。
踏出了資源整合的第一步,帥新武開始思索:如果將現代工業的管理理念植入自己的“務農”事業,也許又會是另一道發展靈符。在外人看來,收購海南東方元合公司并非是一單包賺不賠的生意?!霸谑召徶?,這家公司連續7年出于虧損狀況。由于是國有農場,果農并沒有太高的上工積極性,而看天吃飯的生產模式也致使農場連年收成不佳?!痹诜治隽宿r場經營不濟的原因之后,帥新武開始了醞釀已久的“三招式”改革:第一招更換新品種,提高每畝產出回報;第二招是切割分包,通過獎勵、提成的方式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第三招是引入間種、套種提高單位土地產出。
帥新武調侃道,“三招”過后,一個直觀的變化便是:當地農民從過去的“朝九晚五”式出工,變作“天未亮便上工,天已黑還不肯收工”,自覺加班的意識漸濃。如此一來,得益的不僅僅是“華凱新農”,當地農民的收入也提高了10倍之多。
將現代商業模式植入農產品銷售,帥新武也許又是第一人。對于國美、蘇寧的“家電大賣場”模式,人們并不陌生。不過,要是改頭換面,變作了“苗木大賣場”,可算作是農業銷售領域的一次創新?!澳壳埃覀円言谌珖⒘似邆€苗木基地,基地種的都是樣本苗木,通過與園林公司、農民達成的三方協議,我們在園林公司和農民之間搭建了一個供銷的橋梁,這才是苗木大賣場的真正用意。”
3歲的華凱新農令人刮目地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連年40%以上的增長,并輻射帶動了1000余個農業合作社及18000余個農戶務農致富,在浙江、海南兩地吸收培養了2000多名“農業員工”,并通過華凱新農民學校逐一培養?!叭A凱新農”已經被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評定為“2009中國十大最具成長性的現代新型農業龍頭企業”,帥新武本人也獲得“2009中國農經產業十大領軍人物”稱號。
憑著一種創新的慣性,帥新武為自己所執掌的“華凱新農”設定了預期目標:5歲時,希望擁有10個高品位現代新型農場,成為新農村建設和新農業發展的國家級知名企業,年營業收入超10億元,爭取公司上市;10歲時,希望擁有30個現代新型農場,成為國際知名現代農業企業,年營業收入超30億元。在帥新武的眼中,這并非浮夸的夢想,而是踏著腳印走出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