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 · 本刊編輯部
進入2010年,跨國公司的流動指數一直延續了從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平穩下降的趨勢,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流動指數分別為23%、21%,呈平緩態勢
不斷蔓延的歐洲債務危機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全球經濟復蘇雖仍在繼續,但也給中期可持續發展蒙上了陰影。而對于領先全球增長的中國而言,歐洲危機帶來的影響并不明顯。有調查顯示,歐洲逐漸變差的投資環境已迫使外國投資者逐漸轉向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
據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1~5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9638家,同比增長22.1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89.21億美元,同比增長14.31%。5月當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32家,同比增長29.2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32億美元,同比增長27.48%。從區域看,1~5月,在全國吸收外資總量中,東、中、西部所占比重分別為87.63%、6.32%和6.05%。東、中、西部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4.64%、14.09%和9.98%;東北老工業基地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58.72%。
本刊以北京地區上百家跨國企業為樣本的調查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華跨國企業在北京地區的人才需求量依然延續第一季度的增長趨勢。然而我們同時也注意到,本季度外企員工的流失情況也比較嚴重,外企員工流動指數比上一季度的64%環比上漲9個百分點,達到73%。業內人士表示:市場經濟不是很明朗,近期人才流動比較明顯。

圖一 2008~2010年(第二季度)外企員工流動指數

圖二 2010年第二季度人員流動趨勢

圖三 2008~2010(第二季度)跨國公司流動指數
依據跨國公司在北京地區的員工數量變化,《中國新時代》編制了“2008-2010年外企員工流動指數”。(流動指數=流失人數 / 增加人數)指數變動以百分比顯示,數值越高說明變動狀況越劇烈,人員流失情況越嚴重,或需求市場不佳,人員增加緩慢;反之,數值越低,說明變化幅度較小,或人員需求呈上揚趨勢。
如圖一所示,跨國公司的員工流動指數在2009年第二季度攀升至最高點87%之后,隨著經濟的回暖,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流動指數呈現出下降趨勢,一直降到2010年一季度的64%。然而,最新的調查顯示,2010年第二季度的外企員工流動指數出現了小幅度的反彈,達到了73%。這與目前市場經濟仍不明朗有很大的關系。外企人員流失比較嚴重,但是相比于2009年同期(第二季度)的87%,情況則有所改觀。
從總體上看,2010年第二季度,跨國公司在北京地區的人才需求量繼續維持在較高數量。如圖二所示,根據統計,第二季度的新增員工總量相較2010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5%,相比2009年同期(第二季度)則同比增長幅度高達90%。其原因在于,首先,春季是傳統的招聘季節,在三四月份,大量跨國公司進入校園招聘畢業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儲備人才;其次,一部分跨國公司在國外經濟連續受挫的情況下,則轉而加大中國市場的運營力度,不斷招攬高級人才以充實自己的運作需求。
在人員流失方面,2010年第二季度員工流失總數比2010第一季度環比增長了15%,相比于2009年同期,則同比增長了59%。可見,二季度人員流失比較嚴重,這和此季度正處在跳槽旺季也不無關系。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0春季跳槽意向特別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五成的職場人對金三銀四的招聘旺季動了跳槽的心思,而且有一成職場人表示自己已經完成了春季跳槽。從人員流動和供求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經濟在逐漸恢復。
然而,由于受到國際上主權債務危機影響的擴散、貿易摩擦加劇及各國刺激政策退出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外商投資的積極性有所下降。相比于上個季度,本季度跨國投資企業和代表機構的增加數量有所減少。據專家分析認為,當前的經濟形勢極其復雜,在未來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顯然,未來經濟的不明朗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腳步。
從《中國新時代》編制的“外企流動指數”來看,如圖三,外企流動指數繼續呈平穩下降態勢,保持了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樂觀回轉局面,至本季度,流動指數已降至21%,有望回到2008年20%以下的水平。如圖四所示,雖然外資企業的增長數量比第一季度有所下降,但整體趨勢依然良好。從總體來看,外資企業的增長總數比2010年第一季度環比減少了22%,比2009年同期同比增加了6%;在流失方面,總數比2010年第一季度環比減少了31%,比2009年同期同比減少量達到了71%,企業流失情況有很大減弱。但業內人士也指出,受市場經濟不是很明朗的影響,企業的關閉與并購也較多。

圖五 2010年第二季度外企最具人氣行業
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知名企業抓住目前國外金融危機的客觀情況,抓緊招聘高端管理人才,主要為銷售和研發人員。IT行業在這一方面表現得極為明顯,在2010年第二季度外企最具人氣行業中,根據《中國新時代》最新統計數據顯示,IT業占到了外企總體新增人數的25%,相比于上個季度環比足足增加了50%,重新回到熱門行業的寶座;而醫藥行業也繼續延續增長勢頭,占到了23%;能源行業環比上季度則有所回落,但仍然占到了20%;由于受到國家針對房地產業出臺的一系列嚴厲措施,使其他行業中的房地產業對人才需求驟然下降,相比上季度新增30%的情況,本季度其他行業新增人數只占14%。
據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5月,全國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85.49%,占同期全國總量的1.63%;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3.85%,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7.32%;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32.05%,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