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陳婧 圖 · 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2009年,一部電視連續劇引起眾人的熱議。和蝸居者或者蝸居奮斗者關注的一樣,“房地產”已經成為今年兩會代表提案的關注焦點。
據統計顯示,2009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額高達43399億元。就在十年前,房地產及相關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還僅為3%,而去年已經約為10%,其支柱產業地位毫無疑問。
縱觀2009年的中國樓市,關鍵詞“地王”成為漩渦中心,任玉奇對此并不避諱,他認為“雖然有一些非常的因素,但是‘地王’的出現并不為奇。”
2010年3月15日,北京單天成交6塊土地,其中3塊被公認為新的“地王”,不僅成交總價創造了2009年的最高紀錄,樓面均價也直逼每平方米3萬元。不過,無論是遠洋、中信,還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旗下的世博宏業,無一例外都有著國企、央企的身份或是背景。在熱門地塊的競拍過程中,主要的競爭也大多在不同的國企之間進行,這其中既包括主業為房地產開發的國企,也包括中國兵器、中國煙草等這類實力雄厚的非業內國企。
其實,從2009年下半年以來,國企、央企就已經開始成為批量的“地王”。在這種情況下,國務院在調控房地產政策中要求國資委介入監管,國資委隨后也開始就此采取措施。不過從實際結果來看,監管效果十分有限。國企、央企高價拿地的腳步并未停止。而對比之下,民企就顯得相對“勢單力薄”。


任玉奇認為,“地王”的出現并不奇怪?!半S著土地資源的緊缺,一些稀缺資源的土地成為大家競相爭奪的對象,是地王產生的主要原因?!蓖瑫r,他也強調,“所謂的‘國進民退’其實是一種具有時機性的市場行為,不應該過度炒作?!?/p>
不過,任玉奇也承認“‘地王’多了,老百姓就遭殃了,他們無法享受到應有的保障。”百姓嫌房貴,政府自然就要出臺政策控制。而這中間,房產商也許就成為人人責怪的對象。對此,任玉奇顯得很無奈,“其實房產商被夾在中間,里外不是人?!?/p>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新一年的工作目標——“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辦法,抑制土地價格過快上漲?!钡玫搅藦V泛的贊同,在任玉奇看來,要想維護房地產的支柱地位,政府的房地產政策首先要進行一次傷筋動骨的大調整。
任玉奇認為,當下對房地產市場限于斷斷續續的短期調整,并非長效改革。而土地市場的放開,只有讓農村集體用地入市,開征物業稅等,才是根本之道。“只有從法律上明確提高土地征用的補償標準,才能遏制一些地方的趨利沖動,真正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p>
按照我國現行土地管理辦法,征收農村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其中,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產值的30倍。
“盡管相關法律對農村耕地補償標準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30倍的經濟補償上限遠遠不能解決大量失去耕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問題?!比斡衿娓嬖V記者,以南方種植水稻的農地為例,一畝地的年收入不過1000元-2000元之間,也就是說按現行補償標準的上限,征用農民一畝土地的補償費也不過才3萬元-6萬元。
而要改變“掠奪式”的征地模式,首先應對現有的征地補償相關法律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在今年所提的議案中,任玉奇重點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有關規定,將“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修改為“征地補償標準為,參照當地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向每位農民補償30年。對于部分征用土地的,按照征用耕地所占比例參照執行?!?/p>
中國新時代 2010年4期